天天健康

畸胎瘤的症狀有哪些

avatar 傳祿Sama
2.7萬 熱度 A+ A-
畸胎瘤的臨床表現:畸胎瘤的好發部位依次是骶尾部、腹膜後、卵巢、睪丸、縱隔等,罕見部位為腹壁、鼻、鼻咽、胃、肺等部位。由於發生部位不同,則臨床表現各有其特

畸胎瘤的臨床表現:

畸胎瘤的好發部位依次是骶尾部、腹膜後、卵巢、睪丸、縱隔等,罕見部位為腹壁、鼻、鼻咽、胃、肺等部位。由於發生部位不同,則臨床表現各有其特點。

1、骶尾部畸胎瘤

骶尾部不僅容易發生畸胎瘤,而且是容易引起惡變的部位。多見於新生兒期,女性約佔70%。按腫瘤所在部位可分為3種類型:①顯型:腫瘤發生於尾骨尖,呈圓形或橢圓形,有的為結節狀,向臀部內生長。通常腫瘤對全身無任何影響,個別病例腫瘤內腺體分泌性激素而表現早熟。顯型病例良性居多。②隱型骶前畸胎瘤:此型較其他型少見。腫瘤位於盆腔內即骶骨前方,直腸後方。可伴有脊柱裂、脊膜膨出。骶骨前畸胎瘤惡性居多。③混合型:具有顯性和隱性的臨床表現及症狀,可分為Ⅰ型和Ⅱ型。Ⅰ型腫瘤以向外生長為主,內在部分侷限在骶骨前。本型的外部多為囊性,骶前的腫瘤實體較多。Ⅱ型顯露部分大小不一,骶前及盆腔部分異常龐大,直腸被腫瘤推向前方,直腸受壓,糞便呈扁平狀,尿道或膀胱頸常被間接壓迫於骶骨上.而出現排大、小便用難。此型惡性者較Ⅰ型多。

2、腹膜後畸胎瘤 

腹膜後畸胎瘤的發病率在腹膜後腫瘤中僅次於腎母細胞瘤及神經母細胞瘤而居第3位。大多數為良性,可出現在任何年齡,隨年齡增大,惡性率有增高趨勢。男女發病率無差別。常發生於脊柱一側,腫物邊界清楚,表面光滑而具囊性感,部分可有實質部分,稍有活動性而無壓痛。腫瘤如果突然增大加速,可能是惡變的訊號。

3、卵巢畸胎瘤 

多見於7-12歲兒童,可長期無任何症狀,或平時經常腹痛,無意中摸及腹部腫塊,可移動。卵巢腫瘤扭轉可發生急性腹痛、噁心、嘔吐、發熱等急腹症症狀。分泌激素可有性早熟症狀。

4、睪丸畸胎瘤

常於5歲前發病,而且常表現為患側睪丸腫大,往往無其他症狀。與其他睪丸腫瘤不同,畸胎瘤更容易發生睪丸腫大,腫大的睪丸堅實、沉重、不透光、表面光滑,且瘤體較小,與正常睪丸間有分界。

5、縱隔畸胎瘤

兒童縱隔腫瘤中畸胎瘤約佔30%,其中約25%為惡性。男女發病率無差異。縱隔畸胎瘤大多位於前縱隔,僅個別發生於後縱隔。良性畸胎瘤常無症狀,而惡性畸胎瘤患者則有胸痛、咳嗽、呼吸困難和全身症狀如發熱、厭食和體重下降等表現。

6、頸部畸胎瘤

又稱為甲狀腺畸胎瘤。常見於新生兒,大多數腫瘤偏外側,巨大而堅硬,可壓迫氣管,引起呼吸困難,甚至窒息。

7、脊髓內畸胎瘤 

以脊髓內佔位病變損害所致的運動障礙和疼痛最為常見,膀胱或和直腸功能障礙亦較常見。

8、心臟畸胎瘤

為小兒常見良性腫瘤,1/3病例在3歲以內,常在新生兒期即可作出診斷。起源於心臟大血管基部,好發於右心和心包,可發生惡變。常因腫瘤壓迫引起房室傳導障礙、心力衰竭或猝死。

釋出於 2021-02-12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