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上頜竇炎的檢查方法

avatar 靜依Sama
2.8萬 熱度 A+ A-
慢性上頜竇炎的典型症狀是間歇性頭痛,晨起鼻阻較重,煽鼻涕後比較通暢。早起涕多,中午、下竿因膿液刺激而肥大。鼻涕常為粘液,粘液膿性,多向後流入鼻咽部,早晨、下

  慢性上頜竇炎的典型症狀是間歇性頭痛,晨起鼻阻較重,煽鼻涕後比較通暢。早起涕多,中午、下竿因膿液刺激而肥大。鼻涕常為粘液,粘液膿性,多向後流入鼻咽部,早晨、下午多可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因鼻塞有時講話鼻音重,發音含混不清。病理變化分息肉型,纖維型,乳頭型,囊腫型四種。  可行以下檢查以明確診斷:  1.上頜竇內窺鏡檢查  該項檢查是診斷上頜竇病變的最新方法,,由Messerklinger等人於70年代應用於臨床,可在冷光源照明下於竇內取病理活檢,或者攝片、錄象,可克服檢查的盲目性,提高診斷率。  2.鼻鏡檢查  注意中鼻甲有無肥大或息肉,中鼻道有無阻塞及膿性分泌物,鼻中隔有無偏曲。再用1%麻黃素棉片收縮鼻粘膜,然後做頭位試驗,使患側上頜竇居上,數分鐘後觀察患側中鼻道有無膿液流出。  3.X線攝片  取鼻頦位water位,觀察兩側上頜竇的密度,與眼眶密度相對比,大於眼眶密度者表示陰影模糊,應懷疑粘膜增厚或竇內有膿性分泌物,應進一步檢查。  4.上頜竇造影  在上頜竇沖洗後,將碘油2ml注入竇內,變換頭位,再行X線攝片,觀察粘膜有無增厚和息肉,以及竇內腫瘤、囊腫和竇腔其他情況,粘膜厚度在3mm以上者為增厚。  5.粘膜清除功能試驗  在碘油造影后第4天再行攝片檢查,粘膜清除功能正常者碘油應已排空,若仍有碘油瀦留在上頜竇內,表示粘膜失去清除功能。  6.上頜竇口阻力測定  上頜竇穿側,向竇內注水,當液體平穩流出時,測量測壓管的水柱壓力。若經沖洗注藥3~4次後竇口阻力仍在6kPa,需行手術治療。  慢性上頜竇炎的發病機理是,由於上頜竇自然開口在其內側壁之上,額竇、前阻篩竇之開口後下,易被二竇炎症的膿液感染,上頜竇底與齒根部接近,齒齦膿腫時亦可感染;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鼻息肉、鼻中甲息肉性變,鼻腔良性腫瘤等鼻腔病理性改變,阻塞中道和自然開口,使通氣和引流受阻;鼻腔變態反應,粘膜水腫,纖毛運動不良致自然引流不暢等因素所引起。  當發現自己患有上頜竇炎症狀時,應儘快就醫,發展成慢性慢性上頜竇炎,治療成本會大大增加。

釋出於 2021-01-25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