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餐受到大家的推崇似乎是從2003年SARS開始的。在那前後,還有類似比較中外分餐習慣差異的雞湯文。但目的不是批評分餐不健康,而是為了表達中國人處處不如外國人。分餐的好處自不必說,但說分餐預防傳染病似乎沒有多少證據支援。
傳染病從傳播方式來說,有這麼幾種:空氣傳播,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透過咳嗽排出然後被別人吸入,比如SARS;消化道傳播,病人排出的糞便汙染水源和食物,沒有清洗乾淨就被他人食入,或者病人手上汙染的病原體汙染其他人的手,其他人再用不乾淨的手拿東西吃,抹嘴巴,抽菸等等,把病原體食入,比如、等等;血液傳播,需要密切的接觸,比如共用針具、牙具,性接觸等等,比如;其他還有蚊蟲、動物的傳播等等。分餐針對的只能是前兩種,空氣傳播和消化道傳播。對後兩種過於計較,不僅無用,還造成歧視等社會問題。
評價一項措施是否有效,自然要尋找試驗證據,比如分餐之後傳染病播散是否下降了,但分餐流行的同時,往往伴隨著社會的覺醒和隔離等公共衛生措施的推進,所以即便有這樣的研究,也不足為信。或者有兩撥人群,一群實行了分餐,另一群照舊。比較兩群病人之間的差異。這樣的結果可信一些。但如果其結論認為分餐有利於控制傳染病,也有很多可疑之處。比如實行分餐的往往是比較高檔的場所,或者經濟實力比較強的人群。從常識來說,這些人被傳染的機率本來就低。更何況目前沒有這樣的研究。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種研究是西方人的強項,國內的公共衛生從業者要麼想不到,要麼想到了也沒有能力進行。而西方人本就是分餐的,研究者可能會認為沒有必要做這種研究,即便想到了,也沒有合適的人群供研究。
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認為分餐可以減少傳染病的發生。理論上來說,病人用沾過自己口水的筷子再到盤子裡夾菜,留下少量病原體,被其他人食入傳染疾病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如果這樣的可能性存在,一桌人在封閉嘈雜的環境裡大聲說笑、互相握手和擁抱導致傳染病播散的可能性同樣存在。尤其是對於經呼吸道傳播的傳染病,一桌進餐的人都該屬於密切接觸者,即便不吃飯只是坐在一起都有被傳染的高風險,與分不分餐關係不大。如果食物原本就被汙染(生食的海鮮、過期變質食物等等),分不分餐更沒什麼區別了。
總之,分餐固然有一些好處,但對於預防傳染病播散來說還缺少證據。傳染病爆發期間,應該減少或者避免任何形式的聚餐,哪怕是自助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