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如何有效預防手口足病

avatar 玉泉子
2.8萬 熱度 A+ A-
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患者以嬰幼兒為主,大多數病例症狀輕微,主要表現為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等特徵,多數患者可以自愈。個別重症患兒病情進展

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患者以嬰幼兒為主,大多數病例症狀輕微,主要表現為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等特徵,多數患者可以自愈。個別重症患兒病情進展快,發生死亡。

手足口病目前尚無疫苗和特效治療藥物。患者、無症狀感染者都可作為傳染源,唾液、皰疹液、糞便、咽分泌物中均含有大量的病毒,可以汙染手、毛巾、手帕、水杯、牙刷、玩具、食具、床上用品、內衣甚至水等,在日常接觸中可透過消化道或呼吸道傳播,兒童普遍易感,並且可多次感染。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以夏秋季多見,5-7月為發病高峰。不同年齡組人群均可發病,但以5歲及以下兒童為主,尤以3歲及以下兒童發病率最高,並以托幼園所為聚集性疫情高發場所。

為預防手足口病的發生,特提醒廣大市民,特別是學齡前兒童家長及托幼機構老師注意,預防手足口病,應做到以下幾點:

1、教育兒童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做到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不潔的食物等。

2、在流行季節和地區儘量少到擁擠的公共場所,避免和手足口病患兒接觸。

3、保持居家、教室等場所衛生,經常通風換氣。

4、定期對玩具、兒童個人衛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減少感染機會。

5、關注兒童體溫變化並時常檢視口腔、手及足底等部位是否有皮疹,發現有類似症狀後,要採取立即送診、居家觀察等措施,對患兒所用的物品要消毒處理。

6、托幼機構和學校做好晨午檢工作,如出現手足口病病例,應按要求採取停班、停園措施,家長應給予理解與配合,防止手足口病的傳播蔓延。

7、請父母們掌握手足口病的早期預警指徵,發現類似情況,及時就醫:持續高熱,常規退熱效果不佳;出現精神萎靡、嘔吐、易驚、肢體抖動、無力、站立或坐立不穩等神經系統表現;呼吸增快、減慢或節律不整;出冷汗、四肢發涼、面板花紋,心率增快、血壓升高等。並建議到正規醫院就診,以免延誤診斷和治療。

 

釋出於 2021-01-29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