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6世紀馬桶被髮明之前,人類大多是蹲著上廁所。中國廣泛使用馬桶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許多人在使用公共馬桶時都擔心不清潔而 “望桶興嘆”,有人墊上紙巾才敢使用,有人甚至直接蹲上馬桶。“公共馬桶會不會傳播?”這是一個大家關心卻一直存在爭議的問題。美國大眾醫療新聞網站此前發表文章稱“公共馬桶傳染性病”的說法根本不可能,但也有聲音表示不排除。因為性病的傳播雖然大部分透過性接觸,但還能透過血液傳播、母嬰垂直傳播及間接接觸傳播;而透過馬桶傳染上性病的事例在臨床上也有發生。究竟哪種說法更加可信?在什麼情況下有可能“中招”?記者請來相關專家作出解答。
傳播哪些病?
梅毒、淋病、尖銳溼疣都有可能
美國大眾醫療新聞網站此前發表文章指出:“公共馬桶傳染性病的說法根本不可能存在,因為像馬桶這樣堅固的表面是不利於性病傳播的。”然而,調查顯示,美國有74%的人相信馬桶會傳播性病。
國內也有專家對此提出反對意見,並指出:“能透過接觸傳染的面板癬、淺表真菌等面板病,以及淋病、梅毒等性病,都有可能透過共用馬桶而傳染。”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面板性病科主任李曉偉副主任醫師表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性病是透過性生活傳播的,此外還能透過血液傳播、母嬰垂直傳播、間接接觸傳播。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公共馬桶不會傳染性病,在十分特殊的條件下還是有傳染的可能。在我國規定的法定檢測的8種性病中,透過接觸汙染的馬桶偶爾可能感染上梅毒、淋病及尖銳溼疣,但是非淋菌性尿道(宮頸)炎,、、、性病性淋巴肉芽腫一般不會經馬桶傳播感染。”
除了上述幾種常見性病,一些婦科病和面板病也可經受汙染馬桶傳播。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婦科主任譚曉嫦副主任醫師表示:“不排除公共馬桶會傳播等,比如各種細菌、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陰道炎,但機會並不太高。”至於婦科中常見的則不會透過馬桶傳播。
馬桶還會對面板造成汙染。李曉偉稱,如果讓面板直接和不潔的馬桶圈接觸,容易造成交叉傳染,可感染、等。這種情況不僅在公共場所,在家庭中也有可能發生。“原理就像穿別人穿過的鞋子而患上‘香港腳’(足癬)的道理相似。”
怎樣傳播?
身體接觸馬桶圈 + 沾上飛濺物
據報道,馬桶上存在許多肉眼無法看見的微生物:病毒、細菌、真菌或寄生蟲。比如,痢疾桿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糞鏈球菌、白色念珠菌、衣原體、支原體、淋球菌等,感染這些微生物有可能引起SARS、面板病、肝病等傳染病,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那麼,使用公共馬桶時,在什麼情況下有可能感染致病微生物?“無論是身體接觸馬桶圈,還是沾上飛濺物,都有可能感染,前者機會更大。不過,需要同時符合以下條件,才有可能在公共馬桶感染性病和面板病。”李曉偉表示,一是在人流密集的場所,有足夠多的致病微生物數量;二是馬桶在之前被性病或面板病患者使用過,特別是留下血性、膿性或黏液樣分泌物汙染馬桶;三是使用者面板黏膜出現破損而接觸了這些微生物,加上使用者免疫力低下,就有可能患病。
李曉偉提到,他在門診碰到過因為使用公共馬桶而“中招”惹上淋病的例子。林小姐到醫院看性病,但她不解:“自己沒有發生性行為怎麼會惹上淋病?”她猛然回想起曾使用過火車站的公共馬桶。由於衝廁時水壓強大,導致混有大便和尿液的液體飛濺到身體上,林小姐因此染病。“這個例子也提醒我們,上廁所前最好先蓋上衝水和洗手。”
專家提醒:
牙刷、毛巾等應遠離馬桶
李曉偉表示,除了使用公共馬桶外,洗桑拿、泡溫泉、洗腳店等人流密集的場所也要提高警惕。他提到,曾接診過患尖銳溼疣和淋病的兩位小孩,他們的家人都沒有性病,但兒童卻被傳染了。因此,在公共場所間接接觸感染性病的隱患是存在的。
使用公共馬桶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養成便前洗手的習慣,因為微生物可透過手傳染到身體的其他部位。與馬桶相比,人們更容易從門把手、水龍頭等地方接觸微生物。如雙手接觸了不潔微生物,再去拿紙巾,這種情況也可造成感染。此外,如廁前先沖水,避免之前的使用者的不潔物仍殘留在馬桶中。
2.儘量使用蹲便,不要坐廁。如果條件允許,在使用酒店或賓館馬桶前,可先燒兩盆開水,潑灑在馬桶圈上消毒,或使用一次性的馬桶坐墊,或用紙巾將馬桶圈擦乾淨。此外,如廁時注意防止液體飛濺。如果是居家馬桶,應定期清潔消毒,每隔1~2天用消毒液刷洗一次。
3.如廁後先蓋上再衝水,避免水霧飛濺而造成汙染。除了馬桶,蹲廁也要警惕飛濺物的問題。據報道,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的研究表明,細菌在衝馬桶後能夠傳播到約0.8米遠的地方。因此,牙刷、毛巾、隱形眼鏡等個人用品應放在離馬桶至少0.9米遠的地方,最好擺放在櫃子裡。
4.如廁後洗手,不要到處亂摸。淋球菌能在外陰或尿道口產生膿性分泌物,如果手部不慎接觸後,用被汙染的手搓揉眼睛可以導致淋球菌。因為淋球菌能在黏膜處生長繁殖,眼睛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