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餵養的寶寶大便
混合餵養一般是母乳與配方奶粉交替餵養,寶寶的糞便與喂牛奶的寶寶相似,大便為淡黃色軟膏狀,量多較臭,每日1-2次。因為混合著配方奶粉餵養,不能像純母乳那樣易於消化吸收,因此在體內的殘餘的廢棄物較多,使得寶寶排出體外的便便也較多,而且氣味也較難聞。
混合餵養的寶寶大便次數
混合餵養的寶寶次數每日1-2次,部分寶寶每日排便4—5次,或2—3天才排一次,但大便性狀如常,孩子體重增加,精神狀態好,則不必過濾,也屬於正常現象。一般來說,不管混合餵養寶寶每天便便幾次,只要寶寶吃奶好,精神好,體重增長正常(在6個月之前,寶寶每月體重增長600克~800克最合適),就可以放心。
混合餵養的寶寶大便顏色
混合餵養的寶寶大便一般為:淺黃色,或者是黃褐色都是正常的,比金黃色要顏色淺,而且也是稀糊狀的。出現紅色、白色、黑色、綠色大便等一般都為異常,應請醫生做糞便常規檢查。
混合餵養的寶寶大便異常
豆腐渣便
特點:大便稀,呈黃綠色且帶有黏液,有時呈豆腐渣樣。
應對措施:這可能是黴菌性腸炎,患有黴菌性腸炎的寶寶同時還會患有鵝口瘡,如果孩子有上述的症狀,需到醫院就診。
蛋花湯樣大便
特點:每天大便5~10次,含有較多未消化的奶塊,一般無黏液。
應對措施:主要是消化吸收不良所致,需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可在奶粉裡多加一些水將奶配稀些,還可適當喂些含糖鹽水,也可適當減少每次的餵奶量而增加餵奶次數。如果2~3天大便仍不正常,則應請醫生診治。
綠色稀便
特點:糞便量少,次數多,呈綠色黏液狀。
應對措施: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餵養不足引起的,這種大便也稱“飢餓性大便”—寶寶沒吃飽,這時只要給足營養,大便就可以轉為正常。
泡沫狀便
特點:大便稀,大便中有大量泡沫,帶有明顯酸味。
應對措施: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就能恢復正常。未新增輔食前的嬰兒出現黃色泡沫便,表明奶中糖量多了,應適當減少糖量,增加奶量。已經開始新增輔食的寶寶出現棕色泡沫便,則是食物中澱粉類過多所致,如米糊、乳兒糕等,對食物中的糖類不消化所引起的,減少或停止這些食物即可。
臭雞蛋便
特點:大便聞起來像臭雞蛋一樣。
應對措施:這是提示寶寶蛋白質攝入過量,或蛋白質消化不良。應注意配奶濃度是否過高,進食是否過量,可適當稀釋奶液或限制奶量1~2天。
油性大便
特點:糞便呈淡黃色,液狀,量多,像油一樣發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樣可以滑動。
應對措施:這表示食物中脂肪過多,多見於人工餵養的嬰兒,需要適當增加糖分或暫時改服低脂奶等(但要注意,低脂奶不能作為正常飲食長期吃)。
水便分離
特點:糞便中水分增多,呈湯樣,水與糞便分離,而且排便的次數和量有所增多。
應對措施:這是病態的表現,多見於腸炎、秋季腹瀉等疾病。丟失大量的水分和電解質會引起孩子脫水或電解質紊亂,應該立即帶孩子到醫院就診,並應注意寶寶用具的消毒。
血便
特點:血便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通常大便呈紅色或黑褐色,或者夾帶有血絲、血塊、血黏膜等。
應對措施:如果大便變稀,含較多黏液或混有血液,可能是細菌性痢疾或其他病原菌而引起的感染性腹瀉,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如果大便呈柏油樣黑,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是鮮紅色血便,大多表明血液來源於直腸或肛門。總之,血便不容忽視,以上狀況均需立即到醫院診治。
羊便
特點:寶寶大便乾燥、呈顆粒狀。
應對措施:寶寶出現便秘。在兩次餵奶期間,適當多喂點白開水,可以加點果汁或者米湯,以刺激腸蠕動;4個月大的嬰兒可以新增一些菜泥、果泥,還可結合按摩寶寶的腹部促進腸胃蠕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