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肉是中國家庭餐桌上的常見菜,老百姓中也流傳著許多關於吃雞的疑惑,究竟真相如何呢?
1.雞身上哪些部位不能吃?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楊力指出,雞屁股除了含有大量脂肪外,還聚集著無數個淋巴組織,淋巴中暗藏病菌、病毒、致癌物等有害物質,因此不建議食用。雞脖子是腺體集中的部位,最好剝下雞皮,去掉肉眼就能看到的小肉疙瘩後再加工。雞皮中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較高,容易導致肥胖,誘發、高血脂、等慢,建議肥胖和“三高”人群把雞皮剝下後,單獨用水慢慢熬,熬成雞油後,在餛飩、湯類中放一點,可起到調味效果。雞肝中膽固醇含量較高,吃時也要適可而止。
2.柴雞比肉雞更有營養嗎?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從營養補充來說,柴雞和肉雞的營養差別可以忽略不計。但從風味和口感來講,放養、每天吃菜葉和蟲子、生長週期長的柴雞確實口感更好。但從食品安全形度來看,由於柴雞長時間放養,無法溯源,一旦控制不好,安全風險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