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來,牙疼雖然難忍但終不是要緊的事情。然而,前段時間,一位在揚州打工的武漢男子,因為牙疼沒有及時治療,誘發牙源性下行性壞死性縱隔炎,最終丟了性命。
據揚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胸外科主任醫師包陽介紹,直接造成周漢死亡的是牙源性下行性壞死性縱隔炎,而釀出這一病情的罪魁禍首就是其口中那顆病牙。包陽分析,人的身體內有三條比較重要的潛在間隙:氣管前間隙、椎前間隙、咽後間隙,這三條間隙都可通向位於兩片肺葉之間的縱隔。周漢因牙齒出現狀況沒有及時處理,進而病變發炎,出現膿腫。此後,牙齒周圍的膿腫病毒沿著咽後間隙及氣管前間隙一路下行,到達縱隔,從而感染該區域,誘發牙源性下行性壞死性縱隔炎,最終奪走周漢的生命。
包陽介紹,實際上,牙齒、口腔內的膿腫除了可能沿間隙下行誘發縱隔炎外,咽喉部位的膿腫一樣會誘發這一病症。為此,他提醒讀者,儘管類似病例發生機率較小,但也要引起重視。出現牙疼及牙齦紅腫等狀況時,要及時就診控制。
牙疼真要命,致盲、心臟病、流產病從“牙”出
“不要忽視牙疼,我們常常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這絕不是危言聳聽,牙疼真的可能是致命的。”江蘇省口腔醫院特診科主任醫師朱慶萍告訴記者,早在三四十年前,國外的一些研究者就展開了牙齒與、等疾病關係的探討。
而患時,導致牙周區域性慢性感染的細菌及其毒性產物可進入血液中,這些細菌和毒性產物會增加和加重和形成,使牙周炎成為、、心梗和腦發生的危險因子。加重可引起及根尖周感染,並作為病灶造成頜面部感染、心內膜炎、風溼性關節炎。有資料顯示,牙周炎患者因冠心病死亡或入院的比值比非牙周炎個體高25%;重症牙周炎孕婦發生兒和低體重兒的危險率為正常孕婦的7.5倍;牙周炎的致病菌導致患者代謝控制比非牙周炎患者困難。
“牙齒有病灶,會影響全身的很多系統,國外已經有牙疼致盲的病例。還有一些牙疼導致婦女流產的病例,婦女在經期、懷孕、更年期時,激素髮生改變,容易得一些牙齒的疾病,特別是期,不重視口腔衛生,很容易得牙齦炎。而在粥樣動脈硬化患者的斑塊中,也已經檢出了致病菌,但是病菌是如何進入斑塊的暫時還搞不清楚原因,一切也還沒有形成定論。”
科學家更是指出,在人類進化過程中,牙齒是至關重要的。現代人因為牙齒缺失,咀嚼變少,減少對腦細胞的刺激,影響腦細胞活力,記憶力減退,得老年症的機率在不斷上升。在一些調查中,更是發現少於25顆牙齒的人,腦中風的風險要比正常人高50%。
不刷牙仍不生病的人別得意,只是時候未到
牙齒的保護是很重要的,但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一些人對牙齒疏於保護,平時不愛刷牙,但是牙齒也很健康。
“其實牙齒的好壞和遺傳是有絕對性的關聯的,特別是牙周病的遺傳。齲齒、牙周病等都是外在和內在兩方面的共同作用,一個家庭因為飲食結構、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等趨同,牙齒的健康狀況也比較接近。有些人刷牙少可是牙齒仍然很好,這就像個人體質不同,人的牙齒狀況本身也存在很多差異,有的人天生牙齒就比較健康。”朱慶萍舉例告訴記者,科學家在草原上對牧民的牙齒狀況進行了一些縱向的跟蹤調查,時間往往都長達一二十年,調查發現一些長年不刷牙的牧民,他們的牙齒也很健康,並沒有什麼病變。
“其實牙齒的損害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生活中人們的飲食、刷牙的方法、抽菸,吃一些抗的藥物等都可能對牙齒造成很大的傷害。但是天生牙齒好並不是終身保險,這隻能說病變的時間可能會晚一點,如果不注意牙齒的保護,牙齒出現問題不及時治療,都有很大的危害。而那些以為表徵的疾病,如果只是忍一忍,吃點消炎藥抗一抗就過去了,很有可能會延誤了治病的良機,最終釀成大病。”
參考
打工男子強忍牙疼未治療 一週後丟性命 現代快報
牙疼真的是心臟病在作祟嗎 現代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