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歲的陸小姐,19歲時才初潮,並且例假一直處於不正常狀態,經常三四個月才來一次,也很嚴重,每次經血量非常少,原先以為這種情況是剛來例假時才會出現,一段時間後會自然轉好,可兩年過去了,情況仍未見好轉,眼見著就要進入婚育年齡的陸小姐著急了。
陸小姐到醫院檢查後發現原來子宮,她的子宮只有5歲左右的小女孩那麼大小,也即是常說的“幼稚子宮”。另外,她的卵巢功能不好,乳房較小,陰道口也比較緊。
發現及時才能針對治療
據醫生介紹,子宮發育不良又稱“幼稚子宮”,指青春期後子宮仍小於正常,俗稱“子宮小”,月經遲潮伴月經稀少、痛經甚至月經不調,常常是子宮發育不良的重要臨床表現。
子宮發育不良主要由內分泌功能不良所致,通過了解子宮的大小,還可大體上了解其他內分泌系統是否正常,如腦垂體、下丘腦、卵巢等器官是不是有問題。
正常情況下,女性發育成熟後,子宮理所當然具備了生育能力。倘若腦垂體、下丘腦、卵巢等器官發生了“故障”,子宮發育則會遲緩,而且其他第二性徵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牽連,直接導致無生育能力。
女性到了性發育期的年齡,月經遲遲不來,或是月經稀少,乳房又不見明顯隆起,陰毛稀少,即使月經來了,量也特別少,這種情況就應提高警惕,不妨用B超查個究竟。同時,子宮發育不良並非任何年齡期都能進行治療。在發育期,一些針對性的藥物是有效果的;而非發育期,藥物對子宮的生長則愛莫能助,再讓子宮發育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就存在一個及時發現及早治療的問題。
專家指出,子宮發育不良、促黃體素增高、溢乳、肥胖等都可導致初潮過晚,如先天無子宮、無卵巢或功能不全等甚至導致無月經,因此,14歲少女如仍未初潮者應引起父母的警惕,需及時到醫院檢查是否有異常。
為什麼子宮會發育異常?
(1)始基子宮:又叫痕跡子宮。這是由於兩側副中腎管會合後不久即停止發育而成。這種子宮很小,僅1~3釐米長,因為沒有內膜,故無月經,多合併無陰道。
(2)縱隔子宮:兩側副中腎管已全部會合,但縱隔未退化。子宮外形正常,官腔被隔成兩部分。如果縱隔未全退化,則形成不全縱隔子宮。如縱隔延伸至陰道,則可同時形成陰道縱隔。
(3)先天性無子宮:是由於兩側副中腎管中段未發育,因而未能會合成為子宮。病人常無陰道,但卵巢發育正常,故第二性徵不受影響。
(4)雙角子宮:是由於副中腎管的尾端已大部融合,縱隔已退化,形成單宮頸、單陰道,子宮底部會合不全,子宮外形呈雙角形,故稱雙角子宮或鞍狀子宮。
(5)雙子宮:多為雙子宮、雙宮頸、雙陰道。是由於兩側副中腎管未會合所致。
(6)單角子宮:為兩側副中腎管中有一側發育完全,另一側發育不完全或未穿通。可為殘角子宮,即只有子宮腔而沒有子宮口。
(7)子宮發育不良:又叫幼稚子宮。是因為兩側副中腎管會合後短時間內即停止發育所致。子宮頸相對較長,子宮頸外口小,子宮較正常為小。常有不孕、月經過少或月經不調等。
子宮發育異常辨症施治
子宮發育異常,如不引起臨床症狀,可不必加以處理。如因子宮發育不良引起、痛經、不孕或習慣性,可試用內分泌治療,詳細治療方法詳見有關章節。凡經藥物治療後仍不能解除病人痛苦者,可考慮手術。如為痛經,亦可考慮手術切除畸形子宮。如因引起流產,可按不同畸形情況分別採取相應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