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次流產的孕婦一定要注意自己身體的調理,可以透過 食補,藥補的方法提高自己機體的免疫力,多數是由於孕婦氣血不足、脾腎虧虛、衝任不固所造成的 。因此,想要孩子的媽媽一定要調理好自己的身體 ,現介紹幾則可治療習慣性流產的食療方:
菟絲子粥
原料:菟絲子6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製法:將菟絲子搗碎,加水煎煮後去渣取汁,將粳米放入該藥汁中煮成粥。粥熟時加入白糖即可食用。不喜歡甜食者可改為加入少量的食鹽特點:菟絲子性味甘辛,可補陽益陰,久服具有明目、輕身延年之功效。粳米味甘性平,可補脾胃、養五臟、益氣血。兩物合煮為粥,具有補虛損、益脾胃、滋肝腎、安胎之功效。該品不溼不燥,補而不膩,為平補陰陽之良藥。無論陰虛或陽虛者均可服用。此方被譽為補虛安胎之上品。
苧麻根糯米粥
原料:苧麻根60克,紅棗10枚,糯米100克。
製法:將苧麻根加水1000毫升,煎至500毫升,然後去渣取汁,在煎汁中加入糯米、紅棗,煮成粥。粥熟後即可服用。
作用與特點:苧麻根為苧麻的乾燥根及根莖,其味甘性寒、無毒,具有清熱、止血、安胎之功效;大棗味甘性平,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胎之效;糯米味甘性微溫,具有補脾胃、益氣血的作用。上藥合用具有清熱補虛、止血安胎之功效。
此方是民間治療流產的傳統食療方,適用於懷孕期間胎動不安、陰道流血、體虛而熱的婦女,但脾腎陽虛的婦女不宜使用。
杜仲雞
原料:約重500克的烏骨雞1只,炒杜仲、桑寄生各30克。
製法:先將烏骨雞悶死不用刀殺,去除毛雜和內臟,用紗布將杜仲和桑寄生包好放入雞腹內,然後加水將雞煮至爛熟。之後將雞腹內的杜仲和桑寄生丟棄,加入調料,即可食用。可飲湯食雞,分2~3次服完。
作用與特點:烏骨雞味甘性平偏溫,可益五臟、補虛損,具有強筋骨、調月經、止白帶的功效。是補虛之佳品;杜仲味甘微辛性溫,可補肝腎、壯筋骨。為安胎之良藥;桑寄生味微苦性平,可補肝腎、強筋骨,也是安胎之良藥。上藥合用具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止漏安胎之功效。
此方適用於氣血不足,腎氣虧虛的習慣性流產患者,可於婦女懷孕前服用,也可在其懷孕後服用,但陰虛火旺的婦女不宜使用。
食療方法
1、阿膠雞蛋湯
【來源】民間方
【原料】阿膠10克雞蛋1個食鹽適量
【製作】阿膠用水1碗烊化,雞蛋調勻後加入阿膠水中煮成蛋花即成。
【用法】每日1~2次,食鹽調味服。
【功效】補血,滋陰,安胎。適用於陰血不足所致的胎動不安、煩躁等。
2、艾葉雞蛋湯
【來源】民間方
【原料】艾葉50克雞蛋2個白糖適量
【製作】將艾葉加水適量煮湯,打入雞蛋煮熟,放白糖溶化即成。
【用法】每日晚睡前服。
【功效】溫腎安胎。適用於習慣性。
3、安胎鯉魚粥
【來源】《太平聖惠方》
【原料】活鯉魚1條約500克左右苧麻根20~30克糯米50克蔥姜油鹽各適量
【製作】鯉魚去鱗及腸雜,洗淨切片煎湯。再取苧麻根加水200克,煎至100克,去渣留汁,入鯉魚湯中,並加糯米和蔥、姜、油、鹽各適量,煮成稀粥。
【用法】每日早晚趁熱食,3~5天為一療程。
【功效】安胎,止血,消腫。適用於胎動不安、胎漏下血、妊娠浮腫。
4、黃酒蛋黃羹
【來源】《普濟方》
【原料】雞蛋黃5個黃酒50克食鹽少許
【製作】將雞蛋黃、黃酒加水適量調勻,可酌加食鹽少許,以鍋蒸燉1小時即可。
【用法】一頓或分頓食用。
【功效】溫補肝腎,安胎。適用於先兆流產。
5、母雞黃米粥
【來源】民間食療驗方
【原料】老母雞4-5年以上者1只,紅殼小黃米250克。
【製作】將雞宰殺去毛及內臟,煮湯,用雞湯煮粥。
【用法】連續服用。
【療效】適用於習慣性。
飲食注意
習慣性流產患者在日常生活的飲食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引起重視,一般來說,吃以下這些食物對習慣性流產的治療是有一定的幫助的:
1、含有豐富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習慣性流產患者在日常飲食中最好是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瘦肉、雞蛋等,這些食物裡面都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
2、含有豐富鋅元素的食物:一般來說,植物性的食物中含有豐富的鋅,比如說小米、豆類、花生、大白菜等,在動物類食物中一般牡蠣、雞肝、蛋類、牛肉等富含鋅。
3、含有豐富精氨酸的食物:男性朋友的精子之所以能夠成功的生成最關鍵的元素便是精氨酸,它不僅能夠增強人體的活動力,還能維持正常的生殖系統功能,一般在海參、章魚、鱔魚、芝麻、核桃這些食物中含有豐富的精氨酸,同時這些對女性習慣性流產的治療也是有很大的輔助功能的。
習慣性流產多發生在懷孕3個月以內,在前三個月,一定要小心,不要做有危險的事情,平時可以散散步,但一定要注意多休息,懷孕是很漫長,很難受但也很幸福的事情,有一種期待,一種希望在心中,儲存著美好。所以準媽媽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要吃好喝好睡好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