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解放軍第458醫院全軍肝病中心感染科主任、主任醫師 劉樹人
文/羊城晚報記者 陳輝 通訊員 吳燕玲 黃雙權
中國是肝病大國,肝病專家提醒,丙肝等肝病患者,如果病情控制不佳,會演變成肝纖維化,而肝纖維化是走向不歸路的節點。許多患者在發病前曾長期有疲乏、無力等症狀,這既可能是,也可能是肝纖維化的早期症狀。若懷疑肝纖維化,可查肝纖維化四項和肝臟瞬時強性檢測,有助於早期診斷。
A 病案:疲乏無力半年,查出肝纖維化
今年30歲的小夥子阿群患有多年的乙肝,每年都會複查。最近半年,他經常感到疲乏、無力,一直以為是加班、出差,工作辛苦導致過勞。但是,近一個月工作量明顯減少了,阿群還是整天感覺勞累、乏力,臉色也不好,就提前上醫院做了乙肝複查。結果提示,肝功能異常,纖維化指標升高。隨後進行肝穿刺,活檢提示其肝臟已屬於肝纖維化。
B 長期肝損害是肝纖維化的主因
解放軍第458醫院全軍肝病中心主任、主任醫師劉樹人教授介紹,肝纖維化是在長期反覆慢性的基礎上形成的肝臟組織結構的改變,這是一種不正常的修復過程,非正常肝細胞增生,或者增生的肝細胞,偏離了正常軌道,或者出現了纖維組織增生,容易導致肝硬化。乙肝、丙肝、自身免疫性肝炎等慢性肝損傷,長期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均可引起肝纖維化。
“上文提及的這個年輕患者就是因為長期乙三陽,以至於肝臟出現損傷和炎症,最後發展成肝纖維化。”劉樹人說,如今肝纖維化患病明顯年輕化。除了慢性肝炎,脂肪肝也可以引起肝纖維化。“當脂肪在肝臟裡待得太久,並且日益累積,就會造成肝細胞的損傷,在長期反覆損傷和修復過程中,慢慢形成了肝纖維化和肝硬化。”劉樹人表示。
C 抽血查肝纖維化四項有助於早期診斷
肝臟是人體的“化工廠”,我們吃下的所有東西都須經過肝臟的代謝處理,身體所需的大部分營養物質又在體內合成。同時,肝臟又是個“沉默”的器官,即便受到損傷,也默默承受。劉樹人指出,當肝纖維化或硬化嚴重時,少部分患者也可以沒有典型症狀。
“從病例回顧來看,許多患者在發病前曾長期有疲乏、無力等症狀,這既可能是慢性肝炎,也可能是肝纖維化的早期症狀。尤其乙肝患者,如果總是感覺很累,就要特別注意複查!”還有部分患者把上腹部不適當成胃痛或,長期吃胃藥,既耽誤了病情又加重了肝臟的損傷,最後演變成肝硬化,這樣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
由於肝纖維化缺乏典型症狀,醫生診斷主要靠病史和特殊檢查等聯合手段甄別出病人。
那麼,是不是肝穿刺就一定能診斷出肝纖維化呢?
“未必!肝穿刺活檢也有侷限性。因為不是所有肝臟組織都均勻地纖維化了,肝纖維化本身分佈不均勻、程度不同,如果活檢所取的組織剛好沒有纖維化的部分,那麼診斷就不準確了。”劉樹人表示,有時,進行了肝穿刺也難以全面定量評估肝纖維化或肝硬化的程度。
由於肝穿刺是創傷性的檢查,不少人非常抗拒,使很多已經有肝纖維化的乙肝患者,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對於不願意做肝穿刺活檢的患者,可以選擇CT、磁共振等檢查幫助診斷。只要懷疑肝纖維化,建議抽血查肝纖維化四項(層粘連蛋白、III型前膠原、IV型膠原、透明質酸酶)和肝臟瞬時強性檢測。
提醒
肝纖維化會直接導致肝硬化
肝纖維化是“慢性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這一發展過程的關鍵環節。肝纖維化如果早發現、早治療,肝纖維化的水平可以長期穩定不發展,這也是預防肝硬化的重要手段。目前治療肝纖維化,主要是積極治療原發病,比如抗乙肝、丙肝病毒治療。在此基礎上,使用抗病毒、護肝和抗纖維化的藥物和生物細胞治療等方法,透過抑制炎症或脂質過氧化,或者抑制肝星狀細胞的增生活化,防止肝纖維化的進展。
高危人群3-6個月檢查一次
“此病強調防勝於治。”劉樹人提醒,肝纖維化高危人群最好每3-6個月檢查一次。肝纖維化高危人群包括慢性乙肝、丙肝患者和其他慢性肝炎患者、代謝遺傳病患者、患者及藥物引發的肝損傷患者等。特別是藥物引發的肝損傷往往容易被忽視,經常服用中藥及消炎鎮痛類藥物、化療類藥物和抗生素類藥物的人群尤其要注意肝損傷。另外,有肝病家族史的人群更應特別注意肝硬化、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