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保健時報
保健時報記者 楚超
褥瘡是因區域性組織長期受壓,發生持續缺血、缺氧;再加上營養攝入不足,蛋白質合成減少、皮下脂肪減少、肌肉萎縮等,從而導致組織潰爛及壞死。褥瘡多發生於肌肉層較薄、缺乏脂肪組織保護且經常受壓的骨隆突處。
四期療法各有不同
據北京急救醫療培訓中心急救導師陳澤英介紹,褥瘡的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對於不同階段的褥瘡,治療方法也各異。
一期:應增加患者翻身次數,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用過氧化氫液擦拭創面,再用生理鹽水清洗創面,然後用75%的酒精為褥瘡周圍面板消毒,最後用無菌紗布覆蓋包紮。
二期:要避免摩擦,以防水皰破裂。大水皰要用注射器抽取皰內液體,確保面板不受損傷。然後用康倍RBI 塗於傷口處,使傷口與空氣隔絕,促使細胞重組再生。
三期:面板組織開始有潰瘍出現,但潰瘍尚停留於淺層組織。此時應加強患者的翻身護理,避免感染深入組織,同時使用適量抗生素。
四期:潰瘍已累及深層組織,要用生理鹽水清洗創口,再用絡合碘對創口進行消毒,外敷藥物,促使生成新肉。
面板避免壓迫和摩擦
陳澤英表示,褥瘡多發於長期臥床、坐輪椅的老人。為防止褥瘡出現,應避免頻繁用熱水擦洗及使用有刺激性的洗液。對於長期臥床的患者,應經常變換體位,特別要防止大小便對面板的浸漬。
此外,長期臥床或坐輪椅,時夾板內襯墊放置不當、石膏板不平整或有渣屑,骨隆突處的面板要承受外界壓力以及骨隆突處對面板的擠壓力,二力相加,使得區域性毛細血管長時
間承受過大的壓力,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褥瘡。並且,患者在床上活動或坐輪椅時,面板可受到床單和輪椅坐墊表面的逆行阻力摩擦,摩擦力作用於面板,容易損害面板的角質層。
另外,長期臥床的患者,在床頭抬高呈斜面時,身體會下滑,這樣面板與床單就會產生摩擦力,加上面板所受床板的壓力,既可對血管造成壓迫,又會損害面板角質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