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週期是女性的重要生理現象和生活事件。已經觀察到月經週期能造成顯著的女性行為改變,例如注意力,判斷力,尤其是情緒。這一類明顯的變化多集中於經期前後。一般認為,這些行為變化的生理基礎是性激素水平(包括雌激素和黃體酮等)在經期前後的劇烈變化。
如果單單從性激素水平的變化這個角度看,女性在排卵期附近的性激素水平變化同樣的劇烈。但是,有關排卵期附近女性的行為會有何種變化,尚無一個確切的共識。有觀點認為,女性甚至沒有能力覺察到其處於排卵期。在生理表現上,女性所表現的排卵期生理徵兆是極不顯著的,在其它動物上表現出的體溫升高(in heat)現象在人類女性中並不明顯,而氣味和性皮的變化在人類已經觀察不到。
排卵期毫無疑問是與生殖活動密切相關的,在排卵期附近的性活動是有效的生殖行為。本文試圖回顧近年來國內外關於排卵期對於性慾或性活動水平的影響的相關研究。
對絕大部分存在性週期的動物,性活動均在排卵期達到頂點
月經週期不是人類特有的現象,幾乎所有的雌性動物其卵子都是週期性的生成而非連續產生的。這一週期可能很短,例如鼠為4天;也可能很長,例如有遷徙習性的動物為一年。但是,涉及週期性的子宮內膜脫落現象主要見於高等靈長類動物。大部分動物,都會以明顯的方式,例如氣味,性皮的顏色等等方式向雄性表達其到達排卵期,包括與人類親緣最近的黑猩猩和大猩猩。
大多數情況下,在排卵期外的雌性其性活動水平要低得多。一些低等靈長目動物,在其月經週期非排卵期,陰道口處的措皺面板(類似“處女膜”)會增長,使得任何插入成為不可能。與此相對應的,雄性對於排卵期以外的雌性興趣也很小,例如,犬科動物在交配之前首先會用嗅覺鑑定雌性是否處於可生殖狀態。
性活動均在排卵期達到頂點這一現象從進化論角度考慮是容易理解的。一方面,對於雌性,交配過程是有風險的。一般情況下,雄性都要比雌性強大,在交配的過程中,雄性可能對待雌性很粗暴或者強迫雌性性交,使得雌性有身體傷害的風險(據觀察1000頭雌象中就有1頭死於交配過程),依靠增加交配次數來提高率是有風險的;另一方面,對於雄性來說,精子資源是有限的,使用在無生殖意義的交配上在某種程度上相當於浪費了生殖資源。
女性在排卵期性慾、性生活頻率上調的報道
女性在排卵期上調性慾/性生活頻率的觀點更符合於人們的直覺。Bullivant等的研究表明,在排卵期的前數天,女性被試報道其性驅力(對有伴侶的女性)以及孤獨感(對單身女性)都較平時有一定的增加;Roberts等報道排卵期女性的照片會更加吸引包括男性和女性在內的觀眾,顯示女性可能在排卵期附近更加著意的打扮自己的面部。而Stanford等的研究則顯示女性在排卵期附近的著裝更顯性感。這些研究指向的結論為女性在排卵期與性相關的活動會增加。
女性在排卵期性慾/性生活頻率下調的報道
與上述的報道不同,另外一些報道得到了不同的結果。一項研究認為當在排卵期時,女性對其主要性夥伴的興趣較平時並無顯著的改變(不過對“偷情”物件的興趣卻有一定的提髙)。另一個相關的研究發現,女性在排卵期的步姿會“有意”的不那麼性感,即走路時臀部扭來扭去的女性不太可能處於排卵期,據信這有利於躲避陌生男性的注意。這一現象不受避孕藥物的影響,因此其可能並非受激素水平控制而是為神經系統所控制。
Garver-Apgar等的研究顯示,接近排卵期的女性比不處於排卵期的女性更可能認為男性會進行性侵犯,從而可以更加警覺並且減少自身的性表現。與此相仿,胡佩誠等的研究顯示,女性在排卵期附近其與處理視覺性刺激相關的大腦區域的活動水平有顯著的下調。
得到女性在排卵期性慾/性生活水平不同結論的可能原因
如上所述,有關女性在月經週期中的性慾/性活動水平的變化規律並未得到一個一致的結果。部分認為在排卵期會上調,而也有觀點認為在排卵期反而下調,這充分表明了人類性行為的複雜性。
筆者認為,排卵作為一個與生殖密切相關的重要事件,應當會對女性的生活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如果要確切的得到二者的相關關係,需要排除很多的混雜因素,因為性活動不僅僅受生物變數的影響,也受社會變數的影響。一方面,女性的性活動,不論是生理上的還是心理上的,都是一個極難準確測量,又很難得到可靠資料的量。不論是對性喚起程度還是對性生活頻次的測量,都完全依靠被試自己的報告,這類報告顯著的且不可避免的有主觀的成分。
另一方面,性活動和其它活動的一個顯著區別,是性活動很少是僅僅由女性單獨完成的。一次性活動是由男性主動發起還是由女性主動發起的,其所表達的意義有可能是不一樣的。一項即將發表的研究表明,有的男性有可能能夠探測到女性的排卵期,但是這種探測並不是在意識層面,而是反映在男性體內的性激素水平上。這樣,女性在排卵期性活動的增加是由於女性自身的原因,還是由於被伴侶推動的原因,則需要予以深入的澄清和考量。
性和性慾望的問題並非是一個單純的生理學問題,也是一個心理層面,乃至於行為層面的問題。筆者希望未來的研究能夠進一步的闡明性的生物學屬性和行為/心理屬性之間的關係,從而對這一重要的現象有更加全面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