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多發性肌炎相信大家對此病都比較陌生,此病的病因也比較複雜,都是因病因不清,患者朋友也不太瞭解,多發性肌炎很多患者都發展得比較嚴重時才到醫院進行救治,結果給治療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多發性肌炎是一組病因不清,主要臨床表現以對稱性四肢近端、頸肌、咽部肌肉無力,肌肉壓痛,血清酶增高為特徵的瀰漫性肌肉炎症性疾病。多數學者認為本病與自身免疫紊亂有關。
1.對稱性四肢近端肌肉無力,下蹲,起立,上樓梯困難,雙手抬舉困難;
2.頸肌、咽喉肌無力,抬頭困難,聲音嘶啞,吞嚥困難。呼吸肌無力致呼吸困難,紫紺。
3.肌痛,頸肩、上臂、前臂、大腿、小腿多見。
4.肌肉萎縮,肢體近端多見。
5.面板損害,如頭面部浮腫性紫紅斑等。
6.少數有發熱、關節痛等。
本病屬中醫學“痺證”中的“肌痺”、“肉痺”範疇。如《素問·長刺節論》雲:“病在肌膚,肌膚盡痛,名日肌痺,傷於寒溼”,對本病病因病機和臨床表現有了初步認識。
多發性肌炎的其他臨床表現
關節病變:約15-20%的PM及DM出現關節痛,少數有關節炎。受累的關節有膝、手指、腕、踝、肩。偶有關節畸形出現,肘膝肩和指關節發生畸形和運動受阻,多數繼發於鄰近肌肉病變的纖維化攣縮所致。但X線並不出現骨關節的破壞。
雷諾現象:見於 20%~30%的患者。往往是患者的首發症狀。
由於本病患者的肺有間質病變的基礎,食管返流又引起吸入性肺炎,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藥 等危險因素,因此肺部感染包括機遇性致病菌感染是不少見的。
從文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多發性肌炎發病的症狀很多,日常生活中,只要我們多加留意就可以及早進行正確的治療,避免給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因多發性肌炎的病因比較複雜,病因不清楚會給治療時帶來一定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