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餵養
新生兒吃多了,往往會表現為打嗝、腹脹、吐奶、哭鬧等,甚至出現消化不良情況,如大便異常、次數增多等,此時家長可調整餵養,如減少餵養的次數和量,必要時可以停餵奶1-2次,以減輕腸胃負擔,緩解不適症狀。
母乳每次餵養的時間要縮短;如果是奶粉餵養,那麼可在奶中加適量的水,稀釋奶粉。待寶寶症狀好轉後,再慢慢恢復飲食。
按摩腹部
從中醫上講,經過肚子的是脾經、肝經和腎經,透過摩腹可以達到調節肝、脾、腎三髒功能的作用,還能促進腸胃蠕動,梳理胃氣,對於吃多了引起的腹脹、腹痛、呃逆有很好的效果。
具體操作:把四個手指併攏,放在寶寶的肚子上。然後輕輕盤旋狀揉動,順時針36次,逆時針9次。順揉為清,逆揉為補。連續揉上15分鐘即可。
注意:如果揉的時候孩子的肚子咕咕叫,說明出現了腸鳴音,或者孩子在排氣,家長不用緊張,這是正常現象。
熱敷肚子
新生兒吃多了,肚子脹難受時,可運用熱敷法,有助於腸胃蠕動,以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具體操作:準備一塊溫熱的毛巾,擰乾水分後敷在孩子的肚子上,5分鐘後重新換一塊溫熱的毛巾,直到腹脹有所改善。
注意:在敷在孩子肚子上之前,先把毛巾放在手腕處試一試溫度,以免燙傷孩子。
推拿緩解
揉板門
位置:板門穴位於小兒拇指掌側的大魚際處。
推拿方法為:將小兒的手掌握住,掌心向上,使大魚際處暴露,按摩時用右手拇指腹著力,按揉大魚際處50次。
功效:按摩板門穴具可以寬胸利膈、消食,對小兒積食有很好的調節作用。
運內八卦
位置:內八卦在小兒掌心周圍的。
推拿方法為:按摩時需托起小兒四指,使掌心朝上,用拇指螺紋面著力,在小兒手掌心四周內八卦穴運按50次。
功效:可以開胸利膈,消食除脹,推拿刺激此處可以幫助消化,調節胃腸功能。
補充益生菌
新生兒吃多了,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給寶寶補充點益生菌,可以沖水或衝奶喝,注意要用45℃以下的溫水沖泡。益生菌能調節寶寶腸道菌群,促進消化。
小貼士
家長切忌不要一哭就給新生兒餵奶。
寶寶一出生,就有了各種各樣的需求,但表達各種需求的唯一方式就是哭。有些新媽媽認為寶寶一哭就是餓了,趕緊餵奶。其實,很多時候,寶寶是因為尿布溼了、需要愛撫、困了或不舒服而哭的。要先搞清楚寶寶究竟為什麼哭,不能一哭就喂,否則很容易造成餵養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