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疹是兒童常見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一般是經過呼吸道傳播。風疹的早期明顯表現為低熱、頭痛、乏力、咳嗽、打噴嚏等輕微上呼吸道炎症的症狀。
風疹病毒在體外生活力很弱,傳染性與麻疹一樣強。一般透過咳嗽、談話或噴嚏等傳播。多見於1~5歲兒童,隨著擴大免疫規劃的開展,發病年齡有向大年齡組發展趨勢。患病後,可終身免疫,很少再患。
出疹期的典型臨床表現為耳後、枕部及頸後淋巴結腫大伴有觸痛,持續1周左右。皮疹在淋巴結腫後24小時出現,大部分是散在斑丘疹,也可呈大片皮膚髮紅或針尖狀猩紅熱樣皮疹,開始在面部,24小時內遍及頸、軀幹、手臂,最後至足部。常是面部皮疹消退而下肢皮疹出現。一般歷時3天,出疹後脫皮極少。
孕婦(4個月內的早期妊娠)感染風疹病毒後,病毒可以透過胎盤傳給胎兒引起先天性風疹,發生先天畸形,如失明、先天性心臟病、耳聾和小頭畸形等。
病人應及時隔離治療,隔離至出疹後1周。應臥床休息,給予維生素及富有營養易消化食物,如菜末、肉末、米粥等。注意面板清潔衛生,細菌繼發感染。風疹併發症很少,一旦發生支氣管炎、肺炎、中耳炎或腦膜腦炎等併發症時,應及時治療。
預防和護理措施:
1.發現風疹病兒,應立即隔離,隔離至出疹後5天。
2.風疹流行期間,不帶易感兒童去公共場所,避免與風疹患兒接觸。保護孕婦,尤其妊娠初期2-3個月內,避免接觸風疹患兒。
3.患兒臥床休息,避免直接吹風,防止受涼後復感新邪,加重病情。發熱期間,多飲水。飲食宜清淡和容易消化,不吃煎炸與油膩之物。
4.防止搔破面板,引起感染。風疹從接觸感染到症狀出現,潛伏期為14~21天,前驅期有低熱及其他症狀,常因症狀輕微或時間短暫而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