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小兒疝氣的診斷檢查方法是什麼

avatar 癸丑三歲啦
2.8萬 熱度 A+ A-
小兒疝氣的診斷方法主要依據詳盡病史,發病全過程、治療史、治療結果及相關病史,如腹部手術史、外傷史、結核病病史及其密切接觸史等。仔細進行區域性和全身的體格檢查,

  小兒疝氣的診斷方法主要依據詳盡病史,發病全過程、治療史、治療結果及相關病史,如腹部手術史、外傷史、結核病病史及其密切接觸史等。仔細進行區域性和全身的體格檢查,注意腫塊的位置、大小、形狀、質地、張力、壓痛、紅腫、波動及腸鳴音和氣過水聲。全身體檢時重點在腹部,注意有無腸梗阻體徵,疑有膈疝時,應特別注意呼吸、迴圈系統體徵。  小兒疝氣具體的診斷檢查方法有以下幾個方面,請看具體介紹:  一、疝氣是否存在  1、具有典型疝塊的區域性和全身症狀,又有明確的體徵,確定疝是否存在並不困難。如果僅有疝好發區域的腫塊,或者僅有腹痛、腹脹、嘔吐、肛門排便排氣不暢及腸鳴音亢進等腸梗阻的典型表現,此時必須鑑別疝存在與否。  2、體檢時應注意腫塊是否具有壓痛、加壓腫塊可否縮小或消失。如果腫塊從不“消失”或縮小,無任何症狀,無壓痛,壓之不縮小,不消失,特別是腫塊位置與疝好發部位不一致時,疝的診斷難以成立。對於機械性腸梗阻,在尋找梗阻病因時,要考慮發生疝氣的可能性,需要作進一步檢查和鑑別診斷。  3、首先要仔細檢查疝好發部位。如腹股溝區、股部、臍部、腹白線、腰部、會陰部等,瞭解有無疝塊,一些隱蔽部位的疝,如腰疝,疝塊較深,不易觸及,應注意區域性有無壓痛,必要時應行B超檢查或疝囊造影術。直腸指檢則對診斷閉孔疝、會陰疝有重要意義。若疑有腹內疝或膈疝應攝站立位腹部平片或胸片,必要時可行胃腸鋇造影。  二、分清疝氣型別  腹外疝分為可復性疝、難復性疝和嵌頓性疝。可復性疝是指站立、咳嗽、負重、排便等增加腹內壓時,疝內容物進入疝囊,當平臥及腹內壓下降時能很容易返納腹腔。難復性疝為疝內容物不能完全回納腹腔內,但並不引起嚴重症狀。多因疝內容物和疝囊粘連,或腹壁缺損大、疝環寬大。滑動性疝通常也屬難復性疝。嵌頓性疝為疝內容物突然不能回納,發生疝塊區域性疼痛、觸痛明顯,如嵌頓的內容物為腸管、則將產生急性腸梗阻症狀。壞死的腸管等疝容物可繼發感染,出現腹膜炎和膿毒敗血症,如不及時處理,可危及生命。  三、明確區分絞窄  疝內容物的絞窄是嵌頓的進一步發展,嵌頓和絞窄臨床上有時難以明確區分。腹外疝可根據疝塊嵌頓的時間、疝外被蓋的炎性侵襲程度來判斷。腹內疝則主要透過腹部體徵及全身中毒症狀來分析。  出現以下情況則提示腹內疝疝內容物已發生絞窄、壞死:  1、腹痛劇烈且呈持續性;  2、嘔吐頻繁,嘔吐物含咖啡樣血液或出現血便;  3、不對稱腹脹,腹膜刺激徵,腸鳴音減弱或消失;  4、腹腔穿刺或灌洗為血性積液;  5、x線檢查見孤立脹大的腸拌或瘤狀陰影;  6、體溫、脈率、白細胞計數漸上升,甚至出現休克體徵。  溫馨提示:小兒腹股溝疝氣首先影響患者的消化系統,從而出現下腹部墜脹、腹脹氣、腹痛、便秘、吸收功能差、易疲勞和體質下降等症狀。

釋出於 2021-01-08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