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腦性癱瘓的症狀型別有哪些

avatar 墟散淑萍
2.5萬 熱度 A+ A-
腦性癱瘓這種疾病給我們的寶寶帶來了很大的傷害,很多的孕婦在懷孕的時候因為大量的飲酒或者是受到了強烈的刺激的話,就會出現腦性癱瘓的疾病,在生活中,腦性癱瘓這種疾病

腦性癱瘓這種疾病給我們的寶寶帶來了很大的傷害,很多的孕婦在懷孕的時候因為大量的飲酒或者是受到了強烈的刺激的話,就會出現腦性癱瘓的疾病,在生活中,腦性癱瘓這種疾病的症狀型別是非常多的,我們看看下面文章的詳細介紹吧!

腦性癱瘓臨床可分為五型:

1.痙攣型:病變主要在大腦皮質及錐體束最常見,約佔50%—60%,以四肢癱最常見,新生兒可表現異常姿勢,缺乏對光、吸吮等正常反應。幼兒表現坐起、站立、行走、拿物等運動發展遲緩,生後4個月仍不能抬頭,甚至3—4歲還不會走路,其特徵是肌張力增強,特別是內收肌群最為明顯,下肢又比上肢嚴重。股內收肌群和膝屈肌群的肌力增強,常形成兩腿交叉畸形,行走時呈剪刀步態,膜反射亢進,出現踩或骸陣孿,病理反射陽性.智力一般正常或接近正常,感覺一般正常。

偏癱表現為一側上下肢呈痙攣性癱瘓,上髒則往往比下髒嚴重,右側多於左側,患者可行走,但患肢往往拖曳而行。

單癱表現為一個肢體呈痙攣性癱瘓.也可有兩肢或三肢癱。由於肌肉攣縮,肢體發生特殊畸形,如頹關節呈內收、內旋和屈曲畸形;膝關節呈屈曲畸形;足呈馬蹄或馬蹄內翻畸形;肩關節呈內族、內收畸形;肘關節吳屈曲畸形;前臂旋前;碗關節與指關節屈曲,拇指內收畸形。

2.手足徐動型:病變主要在大腦基底結節部,約佔25%。臨床表現為不自主和無目的地手足徐動和自發動作,肢體遠端較近端顯著,因感情變化而產生不同程度的張力和姿勢,主動運動時加劇,睡眠時減輕或消失。反射與肌力正常。

3,共濟失調型:病變主要在小腦,約佔5%左右。臨床表現為平衡失調,動作不協調步態蹣跚,常伴有眼球震額、語言斷續、反射減退,嚴重者不能坐立、智力低下。

4.強直型:病變波及範圍較廣,以大腦皮層、中央前回處為主,約佔3%—5%主要表現為全身肌張力增加,呈強直狀,活動消失。嚴重者角弓反張,智力極差,預後不良。

5.混合型:常見於出生後,患有腦病,如腦膜炎、腦炎等後遺症,約佔10%左右。由於發病部位不恆定,故臨床表現可以是以上二型或三型合併存在,以痙攣型和手足徐動型最為常見,智力均較低下。

腦性癱瘓的症狀型別有哪些我們都很清楚了吧,在患上了腦性癱瘓的時候,我們要有積極治療的態度,只有積極的治療,腦性癱瘓才會慢慢的康復,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好好的護理孩子,幫助孩子走出腦性癱瘓的困擾,祝大家身體健康,早日康復!

釋出於 2021-02-19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