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一般幾天退燒
一般7天以內能退燒。
手足口病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大多數病情輕微的患者,在發病後的一週左右即可痊癒,通常病期間孩子發燒的情況也會在這一週以內消退,大多數孩子都是發燒2—3天后就基本不發燒了。
手足口病發燒病程
1、潛伏期—發病期症狀
多數手足口病的患者在發病後立即出現咽痛、發熱,體溫多為38℃左右,類似感冒症狀,同時伴有噁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很快在口腔頰黏膜、齒齦、舌和顎部出現小皰疹,繼而破潰形成小潰瘍,狀如口瘡,有明顯灼痛。
2、發病1天—2天后
手足遠端出現芝麻或米粒大小、灰白色不透明、圓形小水皰,數量達數個或數十個,呈離心性分佈,不疼,不癢或有輕度癢感,皮損分佈在手掌、足底、臀部、腋下等處。
3、發病3天—5天后
此時身體各部位的皰疹液體開始吸收萎縮,乾燥脫皮,出現好轉跡象,多半患者的發燒症狀也在5天以內就體溫正常了。
4、發病5—7天后
手足口病的患者發病在5—7天后,若病症輕微的,通常已表現出基本痊癒的現象,如皰疹消退、紅疹消失、體溫正常了,若此時還伴有發燒等症狀的,說明可能皰疹已有感染,或是因護理不當造成了菌性肺炎、呼吸道感染等發燒病因。
手足口病發熱是正常病症現象
大部分得手足口病的寶寶,之所以會發燒,是因為類似手足口病這樣的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會透過發燒而引發身體長疹子,而且此時的發燒,只要不是高燒,都是正常的病症表現,這是我們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在對抗病原微生物的一種保護機制,家長們在遇到寶寶手足口病發燒38.5度的情況下,只需採取以下物理方法退燒即可,無需過度擔心。
手足口病發燒物理退燒方法
1、多喝水、減少衣物
多喝水、多小便是一種很好的帶走體內熱量的方法,建議少量多次喂溫開水,或適量給予口服補液鹽,讓身體出汗或排尿以助降溫,同時避免脫水。然後將寶寶置於室溫24℃左右的環境中,保持房間通風透氣,同時減少衣物,但如果寶寶發燒時伴隨有畏寒、寒顫,就不能減少太多衣物,而是需要適當保暖。
2、溫水擦浴
用溫水擦拭全身是一種很好的降溫方法,適合各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水的溫度32℃—34℃比較適宜。擦拭的重點部位在面板皺褶的地方,例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等處。對於高熱或者大點的孩子可以採用溫水浴,水溫比體溫稍低就可以,溫度太低孩子不容易接受。
3、溫溼敷
將數塊小毛巾浸入30℃左右的溫水中取出擰至半乾,以不滴水為宜,敷於寶寶額前、腋下、頸部以及腹股溝區,可每隔5分鐘左右更換一次毛巾,每次大概持續10分鐘。
注意
此方法適合寶寶體溫較高時使用,當寶寶處於手腳冰涼、寒顫發抖時禁用,同時將室溫保持在舒適的溫度,以免寶寶著涼。
4、貼退熱貼
沿缺口撕開包裝袋,取出貼劑,揭開透明膠膜,將凝膠面直接敷貼於寶寶額頭或太陽穴,也可敷貼於頸部大椎穴。不同的品牌可能有不同的使用方法,父母可以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每天1-3次,降溫效果可持續4—6小時。
但退熱貼面積很小,退熱效果有限,對於高熱的孩子來說可能會感覺舒服一些,只是一種輔助措施。
注意
貼時不要碰到寶寶的頭髮、眉毛、傷口、眼部及面板有異常的部位。雖然退熱貼效果緩慢,但是如果寶寶感覺舒服一點也可以適當使用。
5、小兒推拿退燒
適用年齡:6歲以下嬰幼兒。
第1步:開天門100次
位置:兩眉中間至前髮際呈一直線。
手法:推法。以拇指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
操作:兩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稱開天門。推50一100次。
要領: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律,頻率為每分鐘200一300次。如下圖1。
第2步:推坎宮100次
位置:自眉頭沿眉心向眉梢呈一橫線。
手法: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
操作:兩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稱推坎宮。推50~ 100次。
要領: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律,頻率為每分鐘200一300次。如下圖1。
圖1
第3步:運太陽100次
位置:眉梢與眼角延長線相交處,眉後按之凹陷處。
手法:運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環形運轉推動。
操作:用中指指端運,稱運太陽。運50一100次。
要領:運法宜輕不宜重,宜緩不宜急,要在體表旋繞摩擦推動,不帶動深層肌肉組織,頻率一般每分鐘80一120次為宜,運時向耳廓方向稍用力。如下圖2。
第4步:揉耳後高骨50次
位置:耳後入髮際高骨下凹陷中。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於一定部位或六位,上,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揉,稱揉耳後高骨。揉30~ 50次。
要領:操作時用力應輕柔而均勻,手指不要離開接觸的面板,應使該處的皮下組織隨手指的揉動而滑動,不要在面板上摩擦,頻率為每分鐘200一300次。如下圖2。
圖2
第5步:清天河水300次
位置: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上至肘橫紋上呈一條直線。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稱清天河水。推300一500次。
要領: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律,頻率為每分鐘200一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從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如圖所示。
注意:不要採取以下方法降溫退燒
1、用酒精擦浴來退燒
在家中不贊成用酒精擦浴,因為嬰幼兒大腦皮層和紋狀體發育不完善,神經髓鞘未完全形成。小兒的體表面積相對較大,面板薄嫩,皮下血管豐富,發燒後全身毛細血管處於擴張狀態,身體對酒精的耐受性低,酒精中的乙醇易被吸收而引起酒精中毒。酒精擦浴遇寒冷刺激後外周血管收縮,毛細血管壓力增加,使肺迴圈阻力增大,加重了低氧血癥,易導致肺出血。
2、用冰敷或冰枕
冰敷或冰枕可能會引起寶寶面板的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導致體溫升得更高,特別是當寶寶伴隨有畏寒、寒顫現象的時候,更不能用這種方法。
而且對於沒有表達能力的小寶寶來說,不恰當的操作還會使區域性溫度迅速降低,甚至凍傷他們幼嫩的面板,這會讓寶寶更加難受。
3、捂被子
寶寶的汗腺還不發達,越捂越熱,容易造成“捂熱綜合症”,還可能誘發高熱驚厥和脫水。
對於正處在寒顫期、手腳發涼的寶寶來說,家長可以適當保暖,並揉搓寶寶的四肢末梢以促進血液迴圈;當寶寶手腳暖和並開始冒汗時,就要適當散熱,千萬不能捂被子。
警惕:手足口病高燒不退需立即就醫
如果手足口病的寶寶一直髮高燒,家長們採取了上述物理退燒方法後仍然沒有高燒不退的,那麼說明此時寶寶的病情比較嚴重,可能會出現併發症,如: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肺水腫等重症,建議此時立即前往醫院,進行診斷治療,切勿拖延病情。
備註
持續高熱,人體氧氣和營養素消耗增加,會加重各個臟器的負擔,容易造成重要臟器的功能失調,特別是心腦血管方面,因此當寶寶體溫達到38.5℃以上,持續高溫不退時,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