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是孩子在媽媽肚子裡發育不完全的一種表現,主要是因為腦部發育不成熟。一出生的孩子和平常人一樣,可是慢慢的會發現腦癱患者身體不可以自控,嚴重影響了正常生活,所以我們要及早的治療。下面就來看看治療腦癱的早期藥物。
1目的。改善顱內供血障礙,促進腦細胞代謝,促進神經細胞的再生與修復,減輕和防止神經後遺症的產生。
2方法。常用的藥物有以下幾類。
① 改善腦微迴圈藥物:胞二磷膽鹼注射液,用法及劑量:50~200毫克/每日,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釋至150~200 毫升,緩慢靜脈滴注,每日一次,20日為一療程。東莨菪鹼注射液,用法及劑量:每日0. 03~0.06 毫克每公斤,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釋至50~100 毫升,緩慢靜脈滴注,每日一次,20 日為一療程。最好在多部位微迴圈顯微鏡的監測下用藥,根據患兒微迴圈障礙的程度及耐受性逐步遞增用量。
②營養腦細胞、改善腦代謝藥物:本類藥物多為含必需氨基酸及低分子多肽的藥物,可直接進入腦的神經細胞,促進病損的腦細胞功能恢復。腦活素注射液、腦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腦多肽注射液,用法及劑量:5~10 毫升/每日,溶於生理鹽水100~250亳升中靜滴,每日一次,15~20 日為一療程。
疾病發現時第一時間治療是很關鍵的,尤其是腦癱患者,越快治療越好。透過早期的藥物是內在的治療方式,腦癱患者還要進行適當的運動,雖然手腳無法自我控制,可是患者是有改善的空間的,慢慢的康復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