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歲的埃米麗·懷特海德是第一位接受這種T細胞療法的兒童患者,現在,她的體內已經沒有了癌細胞。
白血病竟然能治癒了?
美國猶他州的比爾·路德維希就是這個幸運兒。他患有,在接受了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Abramson中心卡爾·瓊恩教授的治療後,病情奇蹟般地緩解,癌細胞消失得無影無蹤!
治療過程很瘋狂,研究團隊竟然給他注射了滅活毒(HIV),這一訊息立刻引起了全球性的轟動。
其實,白血病與HIV的聯絡早在2006年就被發現。HIV陽性患者布朗同時被診斷出患有,在接受了有罕見基因突變的捐獻者的骨髓移植後,病情緩解,HIV也從體內消失,成為第一例艾滋病完全治癒的案例(詳見2011年12月05日第03版《艾滋病痊癒世界第一人》)。
從那時起,卡爾·瓊恩和他的團隊就開始關注基於HIV的白血病治療,現在,奇蹟仍在延續。近日,記者在美國獨家專訪了卡爾·瓊恩教授。
從瀕臨死亡到浴火重生
據美國《紐約時報》的報道,68歲的比爾·路德維希是一位退休獄警,熱衷打高爾夫球,家住美國新澤西州的布里奇頓市。10年前,突如其來的白血病打破了路德維希平靜的生活,他不得不遠離球場,積極進行各種治療,然而很快,化療也不再對他產生任何作用。路德維希意識到,生命之光日漸黯淡,隨時會熄滅。2011年,改變一切的機會來了。路德維希簽約成為賓夕法尼亞大學一項大膽試驗的首位病人,醫生們稱他為“1號病人”。“如果試驗能帶給我6個月或者一年的時間,就值得賭一把。”惡化的病情讓路德維希決定孤注一擲,他認為就算試驗對他沒有幫助,而他能因此對試驗做點貢獻,就是值得的。
醫生們從路德維希體內取出了10億個可以對抗病毒和腫瘤的T細胞,用滅活後的HIV病毒(即引起艾滋病的病毒)來改變這些T細胞的基因,使這些T細胞可以精準攻擊癌細胞。經過改造後的T細胞被重新輸注迴路德維希的靜脈。
最初的10天,風平浪靜。到了第11天,情勢突變,路德維希感覺自己被拋向了地獄:他開始冷得發抖,體溫迅速上升,血壓則快速下降,病情急遽惡化,他被送到重症監護室,同時向其家人發出“隨時會死亡”的通知。
但幾周後驚人的轉機出現了:高燒退場了,同時退場的,還有白血病。
癌細胞消失得無影無蹤,血液和骨髓中沒有了癌細胞。CT檢查發現,腫大的淋巴結也不見了。醫生們透過計算得知,這一治療過程殺死了兩磅重的癌細胞。
3年後的今天,路德維希還是沒有任何病症,在高爾夫球場,人們又能常常看到他的身影了。
“我活過來了。”路德維希說,回憶起3年前的這個時刻,他覺得此後的每天都是生命的饋贈。
用艾滋病毒製造獵人細胞——T細胞
醫生們沒有想到路德維希的治療結果會這麼好。後來他們才明白,路德維希開始,是T細胞在與病人體內癌細胞進行殊死搏鬥時的反應。
“可以說,研究團隊是以基因療法實現了科學家數十年的夢想:訓練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統去消滅癌細胞。”這項大膽試驗的負責人、賓夕法尼亞大學Abramson癌症中心從事轉化醫學研究的卡爾·瓊恩教授說。
要讓T細胞搜尋並消滅癌細胞,它就必須具備幾方面的特點:在病人體內準確識別並攻擊癌細胞;同時,其自身可以繁殖及生長。幾十年來,科學家們都一直致力於這項工作,然而他們設計的T細胞不能同時具備這些特點,因此其抗擊腫瘤的能力都只是暫時的。
今天,卡爾·瓊恩帶領的研究團隊終於製造出了讓人們夢寐以求的T細胞,瓊恩博士稱它們為“獵人”。在病人體內,“獵人”可以繁殖1000倍甚至10000倍,全面消滅癌細胞後,獵人們逐漸減少,只留下一定數量的“記憶”細胞,一旦嗅到癌細胞的蛛絲馬跡,這些獵人可以再次迅速繁殖。
為製造出令人滿意的獵人細胞,瓊恩教授和同事們採取了一項大膽的嘗試:使用艾滋病病毒。
“這並非以毒攻毒。”瓊恩教授解釋說,雖然將某種形式的艾滋病毒植入人體的想法聽上去匪夷所思,其實這是恰當選擇,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艾滋病毒經過處理後,不再具有危害性,但它發育後會修改T細胞,使T細胞成長為人們需要的“獵人”。
得益於“獵人”幫助的,除了路德維希,還有另外兩位病人,即2號病人和3號病人。2號病人的病情也得到了緩解,但癌細胞並未完全消失。
3號病人的情況則和路德維希相似。參加試驗前,3人都到了晚期,無法採用化療,只有透過骨髓移植才有望康復,但他們沒有找到可以提供骨髓的捐贈者。
為什麼1號與3號病人完全康復,2號病人的療效卻打了折扣?醫生們認為,當2號病人出現發燒的症狀後,曾去另一家醫院接受過類固醇治療,而這類藥物可能阻礙了T細胞的活動。
第一位兒童患者埃米麗的跌宕命運
3號病人也曾經出現發燒的症狀,此外,他的腎臟和肝臟也出現問題。而後者並不讓大家擔心,因為這正預示著腫瘤細胞的消退——大量癌細胞死亡後,會導致腎臟堵塞,表現出腎臟和肝臟方面的問題。
他是一名科學家,一直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做出對全人類都有益的發明,“我從來沒有想過,我自己會成為科學試驗的一部分。”
當瓊恩告訴3號病人他已經痊癒時,兩個人都流下了熱淚。
今年9歲的埃米麗·懷特海德是第一位接受這種T細胞療法的兒童患者。10月16日,埃米麗的父母在其FACEBOOK上興奮地告訴大家,測試結果出來了!沒有癌細胞!
31個月前,當時只有6歲的埃米麗嘗試了各種傳統的治療方法,但都看不到任何效果,她的父母被告知,可以帶孩子回家了,在家中等待最後時刻的降臨。窮途末路之時,他們接到通知,說可以到瓊恩教授的團隊進行T細胞治療,“我們冒著風險,同時又滿懷希望地接受了這個正處於試驗階段的治療方案,它果然起作用了!”
和1號病人路德維希一樣,埃米麗在被回輸經過改造的T細胞後,也發生了超強的免疫反應,在費城兒童醫院的加護病房裡躺了兩個星期,醫生們想盡各種辦法來挽救她的生命,卻回天乏術。
“我們都認為她挺不過來了。”瓊恩回憶說,那個時候他的情緒極其低落。這時,曙光出現了——醫生們發現埃米麗體內大量的T細胞分泌了超量的白介素6,正是這種物質讓小姑娘陷入了極端困境。
瓊恩馬上給埃米麗服用了一種用於治療的藥物——一種白介素6抑制劑,終於把她從死神手裡拉了回來。原來,瓊恩的前妻死於後,他的女兒又被診斷出患有類,一直在服用這種藥物。
現在,埃米麗的病情已經持續緩解了兩年七個月的時間,一頭秀髮重新長了出來。每天上學之餘,她還去游泳,到好朋友家做客等,和一個健康孩子沒什麼區別。就在上個月,埃米麗參加了一次為癌症研究籌款的騎行募捐活動,籌得了5萬多美元。
目前已經再婚的瓊恩,一提到埃米麗和她的家庭,仍然會不由自主地聲音哽咽。
我們不知道會持續多長時間,好好享受每一天吧
這種用經過基因改造的T細胞來對抗白血病的治療方法,被瓊恩的研究團隊命名為CTL019。如今,CTL019療法已經治療了59個病人(包括成人和兒童),有5位病人的病情得到了完全的緩解。其中,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完全緩解率達到了89%。
值得一提的是,CTL019療法的費用現在有了大幅度的降低,但仍高達2萬至4萬美元,這個數字只是構建T細胞所需的費用,不包括細胞回輸之後的相關費用。
雖然病例數還非常少,但有很多腫瘤學專家一致認為,瓊恩和他的同事們正在進行的試驗是一項“史無前例的偉大工作”,因為在此之前“還沒有一次抗癌細胞試驗成功過”。
目前擺在瓊恩面前的問題是,如何在更多的醫療機構裡、對更多的患者、對患有其他不同癌症的患者進行臨床試驗。
全球第三大製藥企業諾華製藥認為CTL019療法是治癒癌症的新途徑,不惜投入巨資支援相關研究。“3年前我還在為籌集研究經費發愁,現在已經有三家大製藥公司找上門來。這一切簡直讓人應接不暇。”卡爾·瓊恩話鋒一轉,強調說:“並不是每位患者都能夠出現奇蹟,甚至還有一些患者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副作用。那些治療效果很好的患者,也沒人知道他們的病情會在什麼時候復發。”
1號病人路德維希卻對自己的病情信心滿滿,“現在我感覺非常好,在高爾夫球場上我能走上18個洞。”
和患病時相比,路德維希的體重增加了40磅,說話時底氣十足。他和妻子買了輛旅行汽車,時常一起出去旅行。“我感覺完全正常了,這次試驗救了我的命。”瓊恩博士的一句話讓路德維希印象深刻。“他說,‘我們不知道會持續多長時間,好好享受每一天吧’。”路德維希說:“從那時起我就是這樣做的。”
瓊恩教授也盼望能有時間好好享受生活,他是一名忠實的腳踏車騎行者和馬拉松愛好者,然而,他不得不放下這些個人愛好,因為有很多病人在等著他。
受訪專家:
薛梅,空軍總醫院科主任醫師
胡曉梅,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
李達,廣東省中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
江浩,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主任醫師
“對於白血病患者來說,任何一項新治療方法的實驗成功,無疑都是帶來新生的另一種希望!”空軍總醫院血液病科副主任薛梅說。用滅活艾滋病毒治療白血病無疑是這樣的一種創新和進步,然而遺憾的是,這項技術距離臨床應用還有不短的距離。
不過,醫學在進步,傳統的中醫、現代的西醫,以及更多具有創新性的血液病療法,都不斷帶給血液病患者以新的希望。
地中海貧血:
情況理想與正常人無異
(以下簡稱地貧)在我國南方廣大地區發病率較高。以廣東省為例,有將近10%的人口攜帶地貧基因,按照遺傳學原理,如果夫婦雙方都帶有地貧基因,即兩人都是地貧基因缺陷者,他們的子女就有可能出現重型地中海貧血。
前不久媒體報道雲南一位父親為女兒自學《本草綱目》煙燻治療地貧的案例。煙燻療法並不是異想天開,早在我國最早的漢族傳統醫書《五十二病方》中便有記載。
“這種療法也許對一些區域性面板病、關節炎或其他一些體表疾病可起到溫通經絡的作用。但沒有證據表明這種療法可以治療地中海貧血這種疾病。”薛梅醫生稱。
目前,對地中海貧血的治療其實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方案。廣東省中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李達稱,簡單來說,地貧可以分為α和β兩種,每一種在臨床上又有重型、中間型和輕型等型別之分。
“其實單從疾病本身來講,即便是重型地中海貧血也並沒有那麼可怕,就算不能進行骨髓移植,如果能夠滿足外部條件,比如找到充足的血源定期輸血、可以承受長期去鐵治療所帶來的經濟壓力、防治好感染、保護好臟器,再利用中醫調理,改善病人體質,其實完全可以實現帶病生存,獲得良好的生存質量。”
對於輕型及中間型地貧患者,中醫的治療效果就不錯。“地貧患者年幼即發病,即先天稟賦薄弱,屬於先天精血虧虛,後天氣血不足,中醫針對這種病症以補腎為主,健脾為輔,同時加上一些活血化瘀的藥物,可以很好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改善疾病的狀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病人體內血紅蛋白的含量。”
白血病治療:
中西醫配合完成治療
“通常,血液病分為紅細胞系統疾病、白細胞系統疾病及出凝血疾病。地中海貧血屬於紅細胞系統疾病的一種,而白血病則是白細胞系統疾病中的一種。”薛梅醫生解釋。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江浩醫生告訴記者:“簡單來講,白血病可分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而不管是急性還是慢性,又都分為髓性白血病和淋巴性白血病,不同的白血病在治療方法上也有不同。”而最理想的就是中西醫聯合治療。
以急性髓性白血病為例,常規治療包括對症治療、化療(誘導緩解、鞏固和維持治療)、庇護所白血病的治療和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血液科副主任胡曉梅醫生認為:化療在殺滅白細胞的同時,對機體免疫功能也有強烈抑制作用,即使化療使白血病緩解,體內仍殘留一部分白血病細胞,稱之為“殘留白血病”,會導致疾病復發。中醫藥能夠改善和提高白血病人的免疫功能,增強病人對化療的耐受性和敏感性,消滅體內殘留的白血病細胞,防止白血病“死灰復燃”。
治血液病最怕進誤區
在血液科的臨床醫生看來,治療手段多樣,但人們對血液病的認識卻存在嚴重不足。
體檢意識薄弱,不能早期發現疾病。有多年臨床經驗的胡曉梅醫生髮現,來自較發達城市和地區的病人,大多可以早期發現血液異常,使疾病得到及時診斷;貧困落後地區尤其是農村的病人不太重視體檢,診斷疾病時往往進入到中期或晚期,導致病情惡化。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取決於不同人群的體檢意識。較發達地區的人經濟條件較好,能夠培養起規律的體檢習慣,因此能夠及時發現身體的異常。而貧困地區的人由於平時勞作較多,當出現臉色差、身體不適等症狀時一般會誤以為是勞累過度,而很少懷疑是血液病。
只看病症,不看資料。許多血液病患者患病而不自知,以至於發現的時候已經到了嚴重階段。李達主任介紹說,依照症狀表現判斷疾病的方法是妥當的,但症狀存在與否,只能作為判斷疾病是否得到改善的一個輔助標準,血液病一定要檢查血象及其骨髓,經專業醫生分析確實各項指標恢復正常之後,才能算是治癒。否則會加大復發的風險。
一味地相信中醫。胡曉梅醫生介紹說,經常有老年患者因為年紀原因不願意接受西醫的放療、化療等治療方式,完全相信中醫能夠起到妙手回春。其實,中醫強調個體化治療,針對不同病人的病情量身定製處方,而西醫檢查資料也有助於中醫醫生判斷病情和身體狀況,中西醫各有優勢,二者需兼顧。
此外,由於血液病的表現特別容易與其他疾病的表現混淆,比如貧血可能是以為,就隨意找個中醫醫生調理。胡曉梅醫生建議,血液病不同於其他疾病,是很專業的,不管是看中醫還是看西醫,一定要到設有專門血液病科室的醫院,找血液科方面的專家來進行診斷。如果經常有臉色蒼白、全身乏力、目眩、面板有瘀斑、牙齦滲血等情況,應及時做一個血常規檢查,並請血液科專業醫生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