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常見的幾大外傷種類
割傷
家庭的每個角落中多多少少都會有利器存在,像是剪刀、美工刀,甚至是一般的紙張,一不小心都有可能對寶寶造成傷害。
撞傷
對於剛學會爬或走的寶寶來說,家中的任何角落都是他尋寶的好所在,但由於新生兒的大肌肉控制還不穩定,一不注意就會因為失速而撞上牆壁、櫃子,甚至是尖銳的桌腳或門板都是有可能的。
擦傷
擦傷是嬰幼兒最常出現的外傷種類,任何方式皆有可能造成擦傷,雖然從外表上來看可能只是個小傷口,但若沒有好好處理,就有可能導致細菌感染,進一步擴大傷口的嚴重度。
處理寶寶擦傷的幾大必備用品
為了隨時處理寶寶的意外傷害,每個家庭一定要準備好以下這些用品,首先是消毒用的生理食鹽水,再來止血用的棉花棒、棉花球,還有包紮時使用的紗布及醫療用膠帶,最後則是外傷藥與消炎藥膏,不過要注意的是,因為寶寶的面板還很稚嫩,所以最好以成分天然、無刺激性為第一選擇。
寶寶擦傷怎麼處理
止血
如果寶寶的傷口出血,則要先使用棉花球按壓5至10分鐘,直到止住血液,要注意的是,由於寶寶的面板還很脆弱,再加上耐痛能力較差,所以在進行止血工作時一定要控制好力度的大小。
消毒清潔
完成止血工作後,以生理食鹽水輕輕倒在傷口上,並用棉花球擦去多餘的食鹽水,以去除灰塵、砂礫等汙染物。
上藥
為了重建皮肉組織,在清潔完傷口之後,家長可用優碘或外傷藥抹在棉花棒上,以畫圓方式,由內而外擦拭傷口,重複約3到4次即可。
包紮
最後一項工作,就是幫寶寶進行包紮,縱使傷口不深,也要稍微簡單包紮一下,以保持傷口完整及避免再受傷。
傷口處理完後需要送醫嗎
這時候需要視傷口的情況而定,如果只是比較輕微的擦傷,那麼只需要家長自行處理即可,但如果傷口深度達1公分以上,且內部留有異物並有化膿現象,就必需尋求醫療協助,切勿繼續拖延下去。
如何才能使面板不留下疤痕
只要傷口處理得宜,基本上是不太會留下疤痕的,但是在復原期間,要耐心靜等傷口恢復,如果結有瘡疤,千萬不能強行揭下,也不要用手抓撓,否則血管與毛細孔一旦擴張,就很容易形成疤痕。
最後還是要提醒大家,不論是甚麼型別的擦傷,都要搶在第一時間馬上處理,這樣不僅能減少留疤的機率,也比較不會有後續感染的危險。
此外,古早時候常有些長輩會使用豉油、牙膏等偏方來幫孩子處理擦傷,但這樣子做不但效果甚微,甚至會使原本的傷口更加惡化,反而增加不必要的麻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