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手指是正常生理現象
吃手指是1歲以前幼兒的常見行為,屬於正常生理現象。嬰兒與生俱來的本能中就有吸吮,對於2~3個月的寶寶來說,吃手標誌著寶寶的心理發育進入到一個新階段,寶寶能使手口動作互相協調,是智力發展的一種訊號。吃手對穩定寶寶自己的情緒也起到一定作用。寶寶8-9個月時,開始長乳牙,牙床會癢、脹,為了緩解不適,寶寶也會吃手指,用來按摩牙床;一週歲以後,這種行為會慢慢減少;家長不必擔心,也無需設法阻止。
餵養不當誘發吃手指
寶寶吃手指,除了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外,餵養方法不當也會誘發。如母親給寶寶餵奶時姿勢不當,或餵食速度太快,或者奶瓶嘴口的大小不合適,都可能導致寶寶吸吮的慾望未得到充分滿足,透過吃自己的手指來滿足需要。家長可以在餵奶時,觀察孩子表情,看看餵奶姿勢是不是讓寶寶舒服,注意調整餵奶速度,避免孩子沒有吃飽或進食太快。平時儘量滿足孩子吮吸要求,可以給孩子一個奶嘴。
心理孤獨而吃手指
孩子在3歲以後仍有吃手指的習慣,則不再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了,而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孩子孤獨、寂寞時,如周圍環境太單挑,沒有玩具,沒有小夥伴和父母陪伴時,會把吃手指當作一種自娛自樂的遊戲方式,以打發時間,派遣寂寞。家長們,應注意觀察,孩子是否經常一人獨處,無聊吃手指,注意分散孩子注意力,陪孩子玩耍,帶孩子到戶外與小夥伴玩耍,儘可能佔用他們雙手,慢慢糾正吃手指習慣。
缺乏安全感而吃手指
心理學家認為,在情感上得不到滿足的幼兒容易吃手指。如心理上羞怯、緊張、焦慮、恐懼、缺乏安全感,以及受挫等,是造成幼兒吃手的主要心理原因。引起幼兒不良情緒的因素有:受到驚嚇,父母不和,經常爭吵,父母經常打罵孩子,父母陪伴少,孩子在學校受到忽視、冷落,幼兒自身性格內向孤僻等,都會導致幼兒產生緊張、恐懼、悲傷的情緒,而透過吃手尋求安慰,緩解內心的焦慮。這需要家長給孩子多一些關愛、陪伴,不要斥責、懲罰孩子吃手指,而應多與孩子交流感情,引導孩子參加內容豐富的遊戲和活動。
吃手指的影響
一般來說,嬰幼兒吃手指不會對有太大危害,只要注意手的清潔衛生。但如果吃手指發展成一種長期不良習慣,不停吮吸,甚至把手指咬破、把指甲咬禿,這是就應提高警惕。學齡前仍吃手指,會影響牙齒的生長和下顎的正常發育,造成牙齒咬合不正,甚至面部發育變形。此外,手上攜帶的細菌和病毒還易引起口腔感染、呼吸道感染、腸道感染等,易患疾病。
怎麼緩解寶寶吃手指
1、家長應多陪寶寶玩玩具,多讓寶寶用手去拉、扯玩具,分散其注意力。也可給孩子一個奶嘴,滿足其吸吮需要。
2、在寶寶剛有吸吮手指的傾向時,把衣袖拉長遮蓋著手指也是可行的措施。當然,透過在手指上塗上苦、辣味的食材使寶寶放棄吮手指的方法,也不是不可行,但是要特別留神,避免寶寶弄到眼睛。
3、如果在家無法幫助孩子把吃手的毛病改掉,可以帶孩子到醫院進行矯正。兒童口腔科可以採取很多措施管住孩子的不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