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為什麼中伏20天

avatar 鄰家柔懷
7564 熱度 A+ A-
三伏天裡最熱的一伏是中伏,在中伏的時候,人們會感受到非常的炎熱,中伏的時間有長有短,在不同的年份裡有不同的表現,今年中伏是十天還是二十天?今年中伏為什麼20天?

今年中伏是十天還是二十天

今年中伏是20天。

附:今年三伏天時間表

2018年伏天時長40天。

2018年初伏時間: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為初伏,10天。

2018年中伏時間: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為中伏,20天。

2018年末伏時間: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為末伏,10天。

為什麼中伏20天

三伏天的初伏是以當年夏至日後的第三個庚日為準,庚日來得較早,三伏天也就會來得早,末伏是以立秋的第一個庚日為準,中間的10天就是中伏,如果庚日出現得過早就會出現一個時間空缺,初伏已去,末伏尚遠,只好閏一箇中伏了。

今年夏天的中伏是哪天開始

2018年7月27日。

入伏之後,地面溼度增加,地面每天吸收的熱量越來越多,但是發散出去的較少,地表積攢的熱量一天比一天多,溫度就一天比一天高,進入中伏後,地面積攢的熱量到達了一個頂峰,此時又有副熱帶高壓的氣候,使得高壓下沉氣流,使得天空晴朗少雲,有利於陽光的照射,讓天氣變得越發的炎熱。

中伏怎麼養生

少熬夜,養護心臟

中伏期間氣溫升高,經常會讓人覺得情緒低落,而且,受氣壓影響,很容易感覺胸悶、心率不穩的情況來,情況嚴重的可能會引起心臟疾病,緩解心臟疾病最好的方式就是作息規律、早睡早起、少熬夜。

飲食清淡,養胃

中伏是一年之中溫度最高的一段時間,因此中伏的時候很多人都喜歡吃一些冰棒、冰激凌等食物,幫助解暑,其實,三伏天的時候要少吃寒涼之物,以免食物入口引起身體強烈收縮,造成脾胃傷害,從養護脾胃的角度來看,中毒的時候應該少吃寒涼之物,飲食要清淡些、不吃重口味食物。

多喝水,預防中暑

中伏的時候溫度很高,高溫作業人群要注意中暑等問題。

建議:為了預防中暑,日常的時候可以喝一些涼茶;早晚可以食綠豆粥幫助身體清火;日常飲用淡鹽水,幫助補充電解質;身邊常備解暑藥物;情況嚴重的直接送往醫院進行治療。

控制情緒,愉快度夏

中伏溫度高,人也很容易感覺到煩躁不安,情緒波動極大,中醫講究怒傷肝,所以,三伏天裡一定要將生活和工作的節奏理清,注意勞逸結合,經常梳理自己的情緒,以免伏面情緒堆積。

適合三伏天吃的食物

三伏天溫度比較高,因此適合吃一些應季食物,或者有清熱功效的食物。

桃子、山藥、紫菜、木耳、薏米、黃皮、桂圓、黃瓜、甜瓜、苦瓜、蓮藕、扁豆、鴨肉、蜂蜜、大棗、西瓜、冬菇、荔枝、冬瓜、綠豆、雞肉、蘆根、桂圓、西紅柿、白茅根等食物及藥食兩用之品。

中伏吃什麼

1、西瓜:我國民間早有一句諺語:“熱天吃西瓜,不用把藥抓”。西瓜性寒,味甘,歸心、胃、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煩的功效,常吃西瓜能清火解熱。

2、薏米:是清除體內溼毒的好食物,又有抗癌作用。盛夏時節陰雨連綿,空氣溼黏,很多人都會“傷暑”,這時吃些薏米粥,可以起到治溼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的作用。

3、黃瓜:夏季對人體最重要的影響是暑溼,暑溼侵入人體後會導致毛孔張開,過多出汗,造成氣虛,還會引起脾胃功能失調、消化不良。適當攝入涼性蔬菜有利於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火、排毒通便。

4、鯉魚:夏季氣候溫熱潮溼,適當喝些鯉魚湯,有助於祛溼開胃、利水消腫。而從營養學角度來說,鯉魚富含優質蛋白、礦物質和維生素,極易被消化吸收。

中伏吃什麼傳統食物

1、北京:面

北方人,尤其是皇城根下的老北京人,特別在意三伏天的吃食——“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南朝《荊楚歲時記》記載“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吃碗熱湯麵,身上發汗,可以去除體內的潮氣和暑氣。

麵條有多種做法,我們常吃的包括:湯麵,如番茄雞蛋麵、紅燒牛肉麵等,可以帶湯一起吃,不過,麵湯中普遍含鹽較高,要少喝;撈麵,是把麵條瀝乾後加上調料菜碼拌食的,像涼麵、炸醬麵等,有人愛把麵條放到冷水中衝兩次,那樣會使部分B族維生素和鉀元素溶到水中,營養易流失;炒麵,將煮好的麵條加配料炒制,這種做法通常用油多,不建議常吃;燜面,將各種配料炒好,然後放入麵條加水燜制而成,營養損失較小。

許多人吃麵經常是麵條多,配菜少,營養很難平衡。因此,建議菜碼種類豐富點,常加的有黃瓜、蘿蔔、菠菜、西紅柿、蘑菇等。還可以再加一些豆製品,如黃豆芽、煮熟的黃豆、腐竹、豆腐絲等。

2、上海:茶

上海一直有“頭伏餛飩二伏茶”的風俗。舊時民間一直有以熱茶解暑的傳統,現代科學也證明喝熱茶、溫茶比涼茶更為解暑。伏茶,顧名思義,就是“三伏天”喝的茶,相傳始於南宋,盛於清朝,但確切年代無法查考。一般在六月初至八月末飲用,有清涼祛暑的作用。酷暑之下,每日一杯可以起到清熱解暑的作用。

伏茶的兩大作用為清暑熱,化暑溼。所以,伏茶的配方也應根據每年氣候的不同而有所調整,推薦的伏茶配方為:銀花10克,竹葉10克,夏枯草15克,荷葉10克,扁豆15克,藿香10克,佩蘭10克,生甘草3克。以上配方為一帖藥量,因為不是治療用,僅作為代茶飲用,可分為2-3人一天的服用量。

火旺溼盛、咽喉腫痛、大便淤結、舌紅苔黃膩的人,可經常飲用伏茶。但胃口不好、飯後腹脹的市民及孕婦、小兒脾胃虛弱、老人消化功能衰退者,就不能隨便喝伏茶。另外,過夜的伏茶最好不要喝了。

3、湖南和江西:鴨

湖南和江西人偏愛“頭伏吃雞二伏鴨”,認為“頭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在三伏天裡,人的體能消耗較多,需適當補充營養。在南昌民間,就有“頭伏吃雞二伏吃鴨”的傳統。

《本草綱目》記載:鴨肉“主大補虛勞,最消毒熱,利小便,除水腫,消脹滿,利臟腑,退瘡腫,定驚癇。”四季之中,鴨肉適合夏季食用。夏季吃鴨子喝鴨湯,可清熱滋陰。

在中醫看來,鴨子吃的食物多為水生物,故其肉性味甘、寒,入肺胃腎經,有滋補、養胃、補腎、除癆熱骨蒸、消水腫、止熱痢、止咳化痰等作用。凡體內有熱的人適宜食鴨肉,體質虛弱、食慾不振、發熱、大便乾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更為有益。

4、杭州:雞、茄子

老杭州人都知道,舊時一到三伏,富貴人家要“頭伏火腿、二伏雞、三伏要吃金銀蹄”,而手頭緊張的窮人卻是“頭伏冬瓜、二伏茄、三伏冬瓜不刨皮”。夏天氣溫高,人體易出汗,體力消耗也大,吃些雞肉、蹄髈,能夠補充體力,挺過這段難熬的日子。

現在,火腿、蹄髈早已進入尋常百姓家,而冬瓜、茄子也成為人人喜愛的應季時蔬。從某種程度上,早前窮人在三伏天吃冬瓜、茄子,倒是符合現代夏季的養生學。冬瓜,味甘、性微寒,具有養胃生津、清熱利溼的作用。還有茄子,性味古寒,消腫止疼,清熱解毒。

如果你是“食肉”一族,鴨肉煲是滋補的好選擇。不過,肉類比較油膩,食用多過易造成胃部負擔,最好是和冬瓜、蓮藕等蔬果一同煮。

中伏為什麼這麼熱

入伏之後,地表溼度變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較多,散發出來的熱量較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中伏,地面積累的熱量達到最高值,天氣就最熱。

加之夏季雨水較多,空氣溼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三伏天悶熱的重要原因。在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雲,有利於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溫,天氣就更熱。

適合三伏天吃的食物

三伏天溫度比較高,因此適合吃一些應季食物,或者有清熱功效的食物。

桃子、山藥、紫菜、木耳、薏米、黃皮、桂圓、黃瓜、甜瓜、苦瓜、蓮藕、扁豆、鴨肉、蜂蜜、大棗、西瓜、冬菇、荔枝、冬瓜、綠豆、雞肉、蘆根、桂圓、西紅柿、白茅根等食物及藥食兩用之品。

中伏吃什麼

1、西瓜:我國民間早有一句諺語:“熱天吃西瓜,不用把藥抓”。西瓜性寒,味甘,歸心、胃、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煩的功效,常吃西瓜能清火解熱。

2、薏米:是清除體內溼毒的好食物,又有抗癌作用。盛夏時節陰雨連綿,空氣溼黏,很多人都會“傷暑”,這時吃些薏米粥,可以起到治溼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的作用。

3、黃瓜:夏季對人體最重要的影響是暑溼,暑溼侵入人體後會導致毛孔張開,過多出汗,造成氣虛,還會引起脾胃功能失調、消化不良。適當攝入涼性蔬菜有利於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火、排毒通便。

4、鯉魚:夏季氣候溫熱潮溼,適當喝些鯉魚湯,有助於祛溼開胃、利水消腫。而從營養學角度來說,鯉魚富含優質蛋白、礦物質和維生素,極易被消化吸收。

中伏吃什麼傳統食物

1、北京:面

北方人,尤其是皇城根下的老北京人,特別在意三伏天的吃食——“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南朝《荊楚歲時記》記載“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吃碗熱湯麵,身上發汗,可以去除體內的潮氣和暑氣。

麵條有多種做法,我們常吃的包括:湯麵,如番茄雞蛋麵、紅燒牛肉麵等,可以帶湯一起吃,不過,麵湯中普遍含鹽較高,要少喝;撈麵,是把麵條瀝乾後加上調料菜碼拌食的,像涼麵、炸醬麵等,有人愛把麵條放到冷水中衝兩次,那樣會使部分B族維生素和鉀元素溶到水中,營養易流失;炒麵,將煮好的麵條加配料炒制,這種做法通常用油多,不建議常吃;燜面,將各種配料炒好,然後放入麵條加水燜制而成,營養損失較小。

許多人吃麵經常是麵條多,配菜少,營養很難平衡。因此,建議菜碼種類豐富點,常加的有黃瓜、蘿蔔、菠菜、西紅柿、蘑菇等。還可以再加一些豆製品,如黃豆芽、煮熟的黃豆、腐竹、豆腐絲等。

2、上海:茶

上海一直有“頭伏餛飩二伏茶”的風俗。舊時民間一直有以熱茶解暑的傳統,現代科學也證明喝熱茶、溫茶比涼茶更為解暑。伏茶,顧名思義,就是“三伏天”喝的茶,相傳始於南宋,盛於清朝,但確切年代無法查考。一般在六月初至八月末飲用,有清涼祛暑的作用。酷暑之下,每日一杯可以起到清熱解暑的作用。

伏茶的兩大作用為清暑熱,化暑溼。所以,伏茶的配方也應根據每年氣候的不同而有所調整,推薦的伏茶配方為:銀花10克,竹葉10克,夏枯草15克,荷葉10克,扁豆15克,藿香10克,佩蘭10克,生甘草3克。以上配方為一帖藥量,因為不是治療用,僅作為代茶飲用,可分為2-3人一天的服用量。

火旺溼盛、咽喉腫痛、大便淤結、舌紅苔黃膩的人,可經常飲用伏茶。但胃口不好、飯後腹脹的市民及孕婦、小兒脾胃虛弱、老人消化功能衰退者,就不能隨便喝伏茶。另外,過夜的伏茶最好不要喝了。

3、湖南和江西:鴨

湖南和江西人偏愛“頭伏吃雞二伏鴨”,認為“頭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在三伏天裡,人的體能消耗較多,需適當補充營養。在南昌民間,就有“頭伏吃雞二伏吃鴨”的傳統。

《本草綱目》記載:鴨肉“主大補虛勞,最消毒熱,利小便,除水腫,消脹滿,利臟腑,退瘡腫,定驚癇。”四季之中,鴨肉適合夏季食用。夏季吃鴨子喝鴨湯,可清熱滋陰。

在中醫看來,鴨子吃的食物多為水生物,故其肉性味甘、寒,入肺胃腎經,有滋補、養胃、補腎、除癆熱骨蒸、消水腫、止熱痢、止咳化痰等作用。凡體內有熱的人適宜食鴨肉,體質虛弱、食慾不振、發熱、大便乾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更為有益。

4、杭州:雞、茄子

老杭州人都知道,舊時一到三伏,富貴人家要“頭伏火腿、二伏雞、三伏要吃金銀蹄”,而手頭緊張的窮人卻是“頭伏冬瓜、二伏茄、三伏冬瓜不刨皮”。夏天氣溫高,人體易出汗,體力消耗也大,吃些雞肉、蹄髈,能夠補充體力,挺過這段難熬的日子。

現在,火腿、蹄髈早已進入尋常百姓家,而冬瓜、茄子也成為人人喜愛的應季時蔬。從某種程度上,早前窮人在三伏天吃冬瓜、茄子,倒是符合現代夏季的養生學。冬瓜,味甘、性微寒,具有養胃生津、清熱利溼的作用。還有茄子,性味古寒,消腫止疼,清熱解毒。

如果你是“食肉”一族,鴨肉煲是滋補的好選擇。不過,肉類比較油膩,食用多過易造成胃部負擔,最好是和冬瓜、蓮藕等蔬果一同煮。

中伏為什麼這麼熱

入伏之後,地表溼度變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較多,散發出來的熱量較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中伏,地面積累的熱量達到最高值,天氣就最熱。

加之夏季雨水較多,空氣溼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三伏天悶熱的重要原因。在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雲,有利於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溫,天氣就更熱。

中伏如何防暑 

苦味食物要多吃

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慾,不僅讓溼熱之邪對您敬而遠之,還可預防中暑,可謂一舉兩得。此外,苦味食物還可使人產生醒腦、輕鬆的感覺,有利於人們在炎熱的夏天恢復精力和體力,減輕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適。

增加清熱解暑、健脾利溼食物的攝入

綠豆湯是我國民間傳統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虛寒及體質虛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葉、西瓜、蓮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虛患者的夏日食療佳品。

中伏不能做的事情

不要大量喝綠豆湯

我們都知道綠豆湯具有很好的防暑降溫的作用,所以很多人在夏季都會來上一碗,或者直接把綠豆湯當茶喝。這樣的做法其實是錯誤的。

綠豆湯比較寒涼,對於那些本身體質比較寒的人,喝太多綠豆湯,會導致他們症狀加重,甚至會引發其他疾病。另外,女性在經期也最好不要喝綠豆湯。

不要長時間呆在空調房中

雖然呆在空調房中會讓我們感覺非常涼爽,似乎與外面的高溫隔絕了。但是如果呆在空調房裡時間過長的話,會引起渾身痠痛,精神萎靡,食慾不振等,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空調病”。

所以我們在享受空調帶給我們涼爽的同時,一定要注意保持室內溫度與室外溫度相差不要超過10℃,並且要注意通風。

外出避免高溫時段

上午十點到下午的四點是一天中最為炎熱的時段,儘量不要外出。即使一定要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曬的措施,同時儘量選擇有樹蔭以及遮蔽的地方行走。

不要冷飲不離手

冰淇淋、冷飲適當吃解暑,大量吃會傷身。長期過量的冷食物進入胃,會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縮,粘膜層變薄,出現粘膜水腫和糜爛。

且夏季人體新陳代謝快,血管處在擴張狀態,突然食用冰飲,造成血管迅速收縮,引起血壓波動,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

不要喝過多飲料

夏天飲料是不能代替水的。因為此時人體的排汗量和水分蒸發量都大大增加,如果只喝飲料,不喝水,尿液中的代謝物質不能很好稀釋,晶體沉積,很容易會形成結石。而且長期攝入含糖飲料,容易變胖。

中伏養生注意事項

1、飲食要清淡

三伏天一定不要吃得太油膩,飲食應以清淡平和為主。因為含脂肪多的食物,不但抑制胃酸分泌,而且刺激胃產生一種抑制自身蠕動的“胃泌素”,使食物在胃中停留時間延長,這樣就會感到腹脹,不思飲食,而且由於三伏天體內水分蒸發過多,消化液分泌大為減少,加之睡眠不足和夏天喜食寒冷食物等因素,胃腸消化功能減弱,如果再進食油膩食物,勢必加重胃腸負擔,影響消化。因此,根據夏季特點,應選擇清淡、爽口、易於消化的食物。

2、熱天宜清補

在飲食滋補方面,以清補、健脾、祛暑化溼為原則。肥甘厚味及燥熱之品不宜食用,而應選食具有清淡滋陰功效的食品,諸如鴨肉、鵝肉、鯽魚、瘦豬肉、豆類、薏米仁、百合等,經合理烹調可做成多種美味佳餚,不僅能增進食慾、加強營養,還可消暑健身。此外,亦可做一些綠豆粥、扁豆粥、荷葉粥等,它們都有一定的驅暑生津功效。

3、切忌“貪涼”

夏季氣候多雨而潮溼,溼濁寒涼之氣易損傷脾之陽氣,容易產生脘腹脹痛,食少倦怠,肢倦乏力,洩瀉,水腫等症狀。在此氣候條件下,若飲食寒涼無度,易造成夏季胃腸疾病的高發。因此,夏季勿貪飲冰寒之食,以免造成寒溼困脾。夏季高發的急性腸胃炎多為細菌性腸胃炎,夏天食物易腐爛,而人們喜歡食用生冷食物,造成細菌感染為患病主因。從此角度分析,大家也應注重飲食衛生,勿過度“貪涼”。

4、多吃些消暑食品

有些食品可以減少體內積熱,像西瓜、綠豆、山楂等,不但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而且還能止渴、利尿、祛毒、散熱、開胃,是夏季預防中暑的佳品。

釋出於 2023-11-28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