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慢阻肺不是呼吸疾病

avatar 幻珊醬
2.8萬 熱度 A+ A-
呼吸是否順暢,直接關係著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然而,由於肺部疾病通常起病慢、症狀不明顯,很多人沒有引起重視。本期,《生命時報》邀請中國呼吸系統疾病領域的領

呼吸是否順暢,直接關係著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然而,由於肺部疾病通常起病慢、症狀不明顯,很多人沒有引起重視。本期,《生命時報》邀請中國呼吸系統疾病領域的領軍人物鍾南山院士,教大家如何養護肺臟。

生命時報:很多人對慢阻肺這種病並不熟悉,能解釋一下嗎?

鍾南山:目前,全球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病人約有10億,其中有2億是(英文簡稱COPD,常稱為慢阻肺、老慢支)。它是和肺氣腫的總稱,從發病機制上來說,是一個慢性的氣道狹窄的過程。由於這一概念普及不夠,很多普通百姓聽到“肺氣腫”很緊張,對待慢阻肺卻不在乎。其實,該病現在已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的四大高死亡率疾病之一。

生命時報:防治肺病方面,公眾在認識上主要有哪些不足?

鍾南山:慢阻肺防治中主要有四大誤區。首先,該病日常穩定期症狀輕微或不明顯,很多人不重視,以為年紀大了有點氣喘,或者是抽菸、引起的咳嗽,以致耽誤診治。

其次,多數人覺得慢阻肺就是呼吸疾病,其實它更是全身性疾病。慢阻肺患者中患的比例比普通人高10%,患的機率比普通人群高3倍。另外,這類患者還常常合併有、肌肉萎縮、、等全身疾病。

第三,部分患者發病了才治,不注意避免急性發作。事實上據統計,全年沒有急性發作的慢阻肺患者,5年的存活率可以達到80%以上;一年發作1~2次,5年的存活率只有60%;如果一年發作3次以上,5年的存活率只有30% 。

最後,這也是最大的誤區。很多患者往往到了冬天,病情加重後才重視治療,平時不注意保養。可沒有良好的保護,很容易加重急性發作時的症狀。

生命時報:具體來說,慢阻肺患者平時該怎麼保養呢?

鍾南山:中醫常說,“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這一原則對西醫同樣適用。慢阻肺最大的危害是反覆發作,因此,患者要儘量保持“穩態”。相比寒冷的冬天,夏季和初秋時節天氣良好,患者感覺最舒服,也是穩定期康復治療的“黃金季節”。此時,應進行鞏固性治療,比如支氣管舒張治療,或者用一些抗炎類藥物提升免疫功能等。打好基礎,冬季就不容易發作,氣道的阻塞也會有所改善,有助恢復心肺功能,防止或減緩心肺功能繼續減退。

基礎治療主要包括戒菸、藥物治療和運動鍛鍊、長期氧療、營養治療等。其中,堅持藥物治療仍是關鍵,能有效改善症狀和預防復發,減少急性加重發作的頻率和嚴重程度,並起到改善健康狀況和提高活動耐受能力等。此外,約60%的慢阻肺患者合併骨質疏鬆,合理補充一些鈣也是有必要的。

生命時報:生活中,普通群眾如何預防慢阻肺?

鍾南山:預防這一高發疾病,離不開良好的生活習慣。其中,戒菸是預防慢阻肺的重要措施,在疾病的任何階段戒菸,都有利於防止病情發展;控制職業和環境汙染,減少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的吸入,可減輕氣道和肺的異常炎症反應,特別是霧霾天要減少外出;積極防治嬰幼兒和兒童期的呼吸系統感染,可能有助於減少以後該病的發生;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可幫助改善機體一般狀況。此外,高危人群應定期進行肺功能監測,以儘可能早期發現慢阻肺並及時予以干預。

 

釋出於 2021-01-14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