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2018年處暑是幾月幾日 大暑熱還是處暑熱

avatar 和頌桑
2萬 熱度 A+ A-
轉眼間就立秋了,立秋節氣後面是處暑節氣,2018年處暑是幾月幾日?處暑和大暑都有一個暑字,大暑熱還是處暑熱?

2018年處暑是幾月幾日

2018年8月23日。

處暑節氣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到了處暑節氣就來到了初秋,此時季節變化較立秋更為明顯,長江以北的地區氣溫逐漸下降,此時太陽執行到了黃經150°,之後會公轉就秋分日,地面上也慢慢進入深秋了。

大暑熱還是處暑熱

大暑和處暑是兩個極端的天氣,大暑是炎熱的代表,處暑是降溫的代表。

暑有炎熱的意思,大暑表示大熱,所以,大暑節氣時是一年之中最熱的一個節氣,而處暑是秋季節氣,到了處暑之後,暑伏遠去,溫度就會逐漸的轉涼,慢慢的進入深秋了。

處暑吃什麼

龍眼配稀飯

進入處暑之後會逐漸的進入深秋,剛剛經過了一個夏天,人體消耗了很多的能量,龍眼性質較溫,具有滋補的作用,對於很多老人家來說,喜歡在處暑這天剝一碗龍眼,就著稀飯一起食用。

糯米丸

糯米丸又叫白丸子,主要成分是糯米和白糖,含有較多的碳水化合物,而且口味清甜,適合解暑和解膩食用。

製作方法:將糯米粉搓成一粒一粒的,然後放在鍋中沸煮,出鍋的適合加點糖,一份香噴噴的糯米丸就做好了。

涼茶

處暑節氣即將出暑,所以,人們喜歡在處暑這天煎一些涼茶幫助身體清熱去火,涼茶的主要成分是當季的性涼草藥,例如薄荷、金銀花、荷葉等食物。

酸梅湯

經過了一個炎炎夏日,很多人的胃口都壞掉了,所以人們喜歡在處暑的時候喝一些酸梅湯幫助身體進行補益,有句俗話叫“處暑酸梅湯,火氣全退光”

製作方法:用開水沖泡梅乾、放入少量冰糖,放涼後放進冰箱冷藏,幾個小時候後飲用,會覺得酸甜可口、口感極佳。

鴨子

鴨子性涼,是一道非常適合夏天食用的葷菜,食用後有滋陰補虛、利水消腫的作用,做法也是非常的多,有醬板鴨、烤鴨、白水鴨、檸檬鴨、白切鴨、荷葉鴨、核桃鴨、子姜鴨、烤鴨等吃法。

處暑三候是什麼

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

一候鷹乃祭鳥:到了處暑之後,秋意漸濃,老鷹感受到了未來天氣的變化,開始大量的捕捉鳥類,為身體繼續能量,並且會先陳列好像祭祀一樣舉行儀式後才會開始食用。

二候天地始肅:到了處暑,差不多就要到深秋了,大地一派肅殺之氣,萬物開始凋零。《呂氏春秋》上說:“天地始肅不可以贏。”意在告誡人們到了秋季要以收斂為主,切不可外放。

三候禾乃登:禾,是各類農作物的總稱,包括了稻穀、粟、黍、稷、麥、梁等作物,登有成熟的意思,到了處暑節氣,秋收開始,慢慢的開始積蓄糧食了。

處暑養生指南

氣侯逐漸乾燥,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燥邪傷害。少攝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強肝臟功能。同時像西瓜這類大寒的瓜果,則要少吃和不吃了,就多吃一些蘋果、梨、葡萄之類滋陰的水果。處暑節氣宜食清熱安神的食物,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適當的煮些綠豆湯也是不錯的選擇。

處暑有什麼傳統習俗

中元祭祖

處暑節氣前後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佈施活動。

據說普度活動由開鬼門開始,然後豎燈篙,放河燈招致孤魂;而主體則在搭建普度壇,架設孤棚,穿插搶孤等行事,最後以關鬼門結束。時至今日,已成為祭祖的重大活動時段。

出遊迎秋

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是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蕭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註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託生,纏綿在地獄裡非常苦,想託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託著一盞河燈,就得託生。”

開漁節

對於沿海漁民來說,處暑以後漁業收穫的時節,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省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決定在東海休漁結束的那一天,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2006年第九屆中國開漁節,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縣舉行。因為;這時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群還是會停留在海域周圍,魚蝦貝類發育成熟。因此,從這一時間開始,人們往往可以享受到種類繁多的海鮮。

潑水習俗

在某些地區從大暑到處暑的一個月時間內,有組織潑水降溫的習俗。

釋出於 2022-03-14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