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監測是不讓出門嗎
是的,非必要的情況下最好不出門。
根據2021年1月19日,國家衛健委網站所發《冬春季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提到的居家健康監測,規定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返鄉後不需要隔離,但需要進行14天居家健康監測,要求做好體溫、症狀監測,非必要不外出。
但並沒有強制性要求個人不能出門,如必須外出時做好個人防護,不聚集,自覺保持合理活動範圍和社交距離,不跨地區流動即可。
居家監測可以有人來串門麼
建議減少串門。
居家監測的人員雖然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較低,但仍處於健康監測的情況下,也是需要慎重對待的,應自覺保持合理的社交,對於他人串門的行為應儘量減少,鼓勵網上交流、線上拜年等,不能參加會展、旅遊、聚餐等聚集性活動,不進入學校、養老院、福利院等特定機構,不進入影劇院、歌舞廳、浴室、網咖等室內密閉場所,不開展線下教學、培訓等活動;外出時須全程規範佩戴口罩,切實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居家監測能上班嗎
可以上班,但須根據情況決定是否要進行報備處理。
1、如果是在家辦公上班的話,完全沒有問題。
2、如果是當地上班的話,外出最好是走路、私家車、腳踏車等工具,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全程佩戴好口罩,與他人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
3、如果是需要去省外上班的話,要向當地相關部門進行報備,同意後才可外出上班,但返回後又需根據當地情況做必要的核酸檢測或隔離措施。
14天居家健康監測怎麼執行
1、用具準備
居家準備體溫計(本文以水銀溫度計為例,專人專用)、有秒針的鐘表(或手機)、筆記本、筆、藥店購置的消毒用酒精棉球(或棉片)、口罩、手消毒劑、84消毒液等。
2、測量體溫
(1)測量頻次
早晚各1次(自己和家人),連續14天,必要時增加測量次數,將測量結果記錄在筆記本上。
(2)測量體溫的事前準備
測量體溫前30分鐘避免進食、喝冷(熱)水、冷(熱)敷、洗澡、灌腸及劇烈運動等,以免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洗手後,將體溫計數值甩至35℃以下,以免結果有誤。開燈或者拉開窗簾,保證室內光線充足。
(3)測口溫
將汞槽端斜置於舌根處,緊閉口唇含住體溫計用鼻呼吸,測量3分鐘即可。測量時勿用牙咬體溫計,不要說話,防治體溫計滑落或者被咬破。若不慎咬破體溫計,首先立即清除玻璃碎渣,以免損傷口腔及消化道黏膜,再口服蛋清或者牛奶,保護消化道黏膜及延緩水銀的吸收。條件允許的話,可進食粗纖維食物,加速水銀的排出。
(4)測腋溫
將汞槽端斜置於腋下,緊貼面板,曲臂過胸,夾緊體溫計測量5-10分鐘。如有操作不便者,可協助其夾緊上臂。測量時,腋下要保持乾燥。若腋下有汗,則易於散熱,影響體溫測量準確性,可用毛巾擦乾後再測。
(5)讀取體溫計數值
用紙巾擦去體溫計上的唾液或汙跡。一手拿住水銀體溫計的尾部,也就是遠離汞槽的一端,使眼睛與體溫計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然後慢慢轉動體溫計,從正面看到很粗的水銀柱,就可以讀數了。
(6)體溫正常範圍
口溫36.3-37.2℃,腋溫36.0-37.0℃。
(7)體溫計消毒
體溫計使用完畢後,用酒精棉球(或棉片)擦拭乾淨。捏緊體溫計前端,以手臂帶動手腕,用力向下甩,直到數值降至35℃以下,注意避開牆壁、桌子等硬物,以防體溫計被碰碎。最後將體溫計放置妥當,以備後用。
3、症狀處理
居家健康監測過程中若出現一些輕微症狀,莫慌張,可線上諮詢相關醫務人員。日常做好手衛生等防護工作,保證飲食清淡、營養,多飲水,堅持適度運動,保證居家環境定時消毒、通風,直至連續14天觀察期結束。
居家期間若出現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輕度納差、乏力、精神萎靡、噁心、嘔吐、腹瀉、頭痛、心慌、結膜充血、肌肉痠痛等可疑症狀,應停止居家健康監測,與家庭成員一起做好防護措施後,及時到醫院發熱門診就醫。儘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以自行開車前往,並開啟車窗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