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束骨定位和主治 束骨準確位置

avatar 英媛殿下
1.8萬 熱度 A+ A-
束骨,又名刺骨,為足太陽膀胱經腧穴,乃本經脈氣所注,為俞木穴,因骨形似束而得名,下面來詳細講解束骨定位和主治。

束骨定位

科學定位:在足外側,第5趾蹠關節的近端,赤白肉際的位置。

快速取穴法:側坐位,在足小趾與足掌所構成的關節(第5趾蹠關節)後方掌背交界處(赤白肉際)可觸及一凹陷,按壓有酸脹感。

束骨穴穴位層次解剖

面板-皮下組織-小趾展肌-小趾對蹠肌腱-小趾短屈肌。淺層布有足背外側皮神經,足背靜脈弓的屬支,深層有趾足底固有神經和趾底固有動,靜脈。

束骨穴主治疾病

束骨屬足太陽膀胱經俞穴,按“俞主體重節痛”之理,故對疼痛症有良好的止痛作用,正如《靈樞·雜病篇》雲:“項強不能俯仰者取之足太陽”即為本穴,善治項強不能前後運動。五行屬木,木能生火,以陽化陰,針之尚有祛風散寒,發汗解表作用,用於治療頭痛,目眩,惡寒發熱,目赤腫痛,疔瘡,癰腫,腸澼,洩瀉,腰背疼痛,落枕,項強,耳聾諸症。

束骨穴針刺操作手法

操作方法:正坐或臥位取穴。

進針深度:針0.3-0.5寸,留20分鐘;艾炷灸1-3壯,或溫和灸5-10分鐘。

功能:通經活絡,清熱散風。

主治:癲癇,頭痛,項強,腰背及下肢痛。

配穴:配氣海俞,委中,承山治療腰背痛,下肢痺痛;配通天治療頭痛。

束骨穴常用配伍

1.束骨+大椎:束骨宣通太陽經氣,疏風散寒,發汗解表,突出一個“解”字,大椎通調督脈宣通陽氣,疏散表邪,清熱退熱,突出一個“清”字。束骨以疏通為要,大椎以宣散為主,二穴相合,宣通上下,調和營衛,解表退熱,發汗解肌之功益彰,主治傷風感冒,落枕。

2.束骨+天柱:束骨為足太陽膀胱經腧穴,穴居於本經之末,有疏通經絡,解表散邪,引血下行之效,天柱通胃足太陽膀胱經腧穴,穴位於首,有宣表散邪,祛風散寒,舒筋活絡之功,二穴相合,一上一下,上下呼應,宣通足太陽膀胱之氣,調和營衛,解表散邪,清熱退熱之功益彰。主治傷風感冒,流行性感冒,高血壓症見項背脹悶,活動不靈,落枕等症。

3.束骨+後溪:束骨是膀胱經脈氣所注,為俞木穴,有宣通本經陽氣,祛風散寒,發汗解表,通絡止痛之效。後溪為手太陽小腸經腧穴,乃小腸脈氣所注,為俞木穴,又是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督脈,有宣通陽氣,寧心安神,清利溼熱,通絡止痛之功。二穴配伍,一手一足,一上一下,同經相應,同氣相求,相互促進,疏通太陽經氣,祛風散邪,通絡止痛之功益彰,主治頭項強痛,落枕等症。

釋出於 2022-07-12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