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養胃
茯苓味甘淡平,歸心,肺,脾,膀胱經,具有一定利水滲溼、健脾補中、寧心安神等作用,常用於脾虛水停、小便不利以及水腫等,與白朮一起配伍,具有一定健脾養胃的作用。

利尿消腫
白朮茯苓都是生活中常見的中藥材,兩者都具有一定利尿作用,適量進行食用可以起到一定利尿消腫的作用,對人體的健康具有一定好處,對於小便不便者是比較好的。
燥溼補中
白朮又稱土白朮、冬白朮等,味甘苦,性溫,具有燥溼利水的功效,而茯苓能利水滲溼,用於脾虛痰飲所致食少、頭暈、心悸等病症;其次白朮歸脾、胃經,有補脾、養胃的功效;而茯苓有健脾補中的作用,兩者搭配泡水,可用於治療面色少華、倦怠乏力、少食便溏、久瀉久痢等症狀,所以白朮茯苓具有一定燥溼補中的作用。
提高免疫力
白朮茯苓不僅可以用作藥用,同時還具有一定保健作用,生活中適當進行食用,可以提高人體抵禦細菌以及病毒的能力,促進細胞免疫功能,具有一定強壯身體和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
白朮茯苓的食用方式
1.泡水
將白朮、茯苓洗淨,晾乾水分;將兩者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水;用大火煮沸,轉中火煮30分鐘左右;倒入杯中,即可飲用。
2.燉湯
將雞洗淨斬塊備用;鍋中加沸水燒沸,下入雞焯透,打去浮沫撈出,白朮、茯苓洗淨;沙煲內加清水煮沸,將各種原料全部放入大火煲至20分鐘,轉至小火煲2小時,撇出浮油,加精鹽調味即可。
白朮茯苓的注意事項
適宜人群:一般人均適宜。
禁忌人群:高血壓、腸胃潰瘍以及脾胃虛寒者。
不宜同食:桃、李、菘菜、雀肉、青魚、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