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痣為先天性黑色斑點,可表現為淡棕色,深棕色或黑色。其大小一般0.1~1cm直徑,表面平坦或略隆起,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長有毛髮。緩慢生長。性激素對色素痣刺激作用較強,往往有青春期增大,變黑。如果色素痣在增大、潰爛、出血。發痛,應警惕惡變的危險性,更應及時切除,標本送病理檢查。
按生長部位可分為交界痣,內皮痣及複合痣三種。早期的痣或兒童期的痣大多是交界痣,扁平的痣也常常是交界痣。以後痣細胞漸漸脫離上皮基底層而完全進入真皮內,即為皮內痣。當交界痣一部分或大部分已進入內皮時,即稱複合痣。在成人的外陰部常為交界痣或複合痣。這種痣位於易磨擦和刺激的外陰部,易發生惡變成惡性黑色素瘤。文獻資料報道,40%~84%惡性黑色素瘤發生於色素痣。總的來說,隆起或帶毛的色素痣惡變機會較少,而平坦的“周邊活躍”的痣惡變機率高。
一發病原因
外陰色素痣是由於色素細胞生長過度所致。
痣細胞來源於兩種細胞,即表皮內的色素細胞和皮神經的施萬Schwann細胞。交界痣主要來源於色素細胞。黑痣來源於上皮色素細胞和真皮神經鞘細胞。
痣可生長在全身各部位,生長於外陰的痣由於位於被刺激的部位,故有可能發生惡變。
二發病機制
病理上將色素痣分為3型,即交界痣、皮內痣、混合痣。
1、皮內痣:
完全位於皮內,較少見。
2、交界痣:
指痣細胞位於表皮與真皮交界處,早期的痣或兒童期的痣大多是交界痣。
3、混合痣:
當交界痣的一部分或者大部分進入真皮內時,稱為混合痣。混合痣細胞呈圓形或立方形,胞膜清晰,胞質均勻一致,含有黑色素,胞核大,染色淡。
色素對類固醇甾體激素的反應非常敏感,幼年時色素痣往往不明顯,到青春期以後,色素痣逐漸加深,體積也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