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封控區需要隔離嗎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將發病前4天或無症狀感染者檢測陽性前4天以來活動頻繁、停留時間長、空間密閉且有大量人群居住的場所劃為封控區。封控區實行“區域封閉、足不出戶、服務上門”管理措施。
去過封控區如果停留的時間比較長,那麼健康碼會變為黃碼,此時需要進行三天兩次核酸檢測,必要時還需要進行居家隔離觀察,滿足條件後才可以。
防範區封控區管控區什麼意思
防範區
防範區劃定範圍為縣(區)內封控區、管控區以外的區域,實行“強化社會面管控,嚴格限制人員聚集”管理。
封控區
封控區劃定範圍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居住小區或活動頻繁的周邊區域,實行“區域封閉、足不出戶、服務上門”管理。
管控區
管控區劃定範圍為病例發病前2天或無症狀感染者檢測陽性前2天到隔離管理前,其工作、活動地等區域,實行“人不出區、嚴禁聚集”管理。
封控區和管控區有什麼區別
風險大小不同
封控區>管控區。
目前對於發生疫情的地區根據疫情傳播風險的高低,將社群防控,也包括行政村,精準劃分為三個區域: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實行分類管理,其中封控區疫情傳播風險高於管控區,而管控區高於防範區。
劃分標準不同
封控區
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的居住地所在小區及活動頻繁的周邊地區可劃為封控區。病例發病前2天或無症狀感染者檢測陽性前2天起至隔離管理前,如其對工作地、活動地等區域人員造成傳播的可能性較高,且密切接觸者、密接的密接追蹤判定難度較大,也可將相關區域劃為封控區。
管控區
病例發病前2天或無症狀感染者檢測陽性前2天起至隔離管理前,如其對工作地、活動地等區域人員具有一定傳播風險,且其密切接觸者、密接的密接追蹤判定難度較大,將相關區域劃為管控區。管控區內發現核酸檢測陽性者立即轉為封控區。
管理措施不同
封控區
封控區要求封閉隔離、足不出戶、服務上門,嚴格實施居家隔離管控措施。如因就醫等確需外出人員須經社群疫情防控辦同意,安排專人專車,要求其全程做好個人防護,並落實閉環管理;居家隔離必須符合相關要求,佩戴口罩,避免家庭成員之間的接觸,落實環境消毒、居室通風等措施。
管控區
管控區實行人員只進不出,僅開放生活保障場所,嚴禁人員聚集,原則上居家每戶2-3天可安排1人,在嚴格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到社群指定地點購買或領取生活物資;對因就醫等確需外出人員,由社群疫情防控辦出具證明並做好稽核登記;居家隔離應符合條件,要佩戴口罩,避免家庭成員之間的接觸,落實環境消毒、居室通風等措施。
解除標準不同
封控區解除標準,在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可解除封控:
(1)近14天區域內無新增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
(2)區域內最後一名密切接觸者自末次暴露超過14天,核酸檢測為陰性。
(3)解封前2天區域內所有人員完成一輪核酸篩查,均為陰性。
管控區解除標準,在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可解除封控:
(1)近14天區域內無新增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
(2)區域內最後一名密切接觸者自末次暴露超過14天,核酸檢測為陰性。
(3)解封前2天區域內所有人員完成一輪核酸篩查,均為陰性。
防範區可以自由出入嗎
不可以。
防範區的劃分標準是以封控區及管控區所在的街道/鎮劃為防範區,具體範圍根據現場指揮部組織專家組根據疫情傳播風險大小進行劃定。
防範區實行“強化社會面管控、嚴格限制人員聚集”管理措施。防範區非必要不離開,如因就醫、特定公務等確需出入的,須持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由此可以知道,防範區是不可以正常出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