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四招促進血液迴圈

avatar 落雁安娜
2.7萬 熱度 A+ A-
    血液是從心臟的左心室出發,沿著大動脈→動脈→小動脈→毛細血管的順序,為內臟器官和肌肉等人體各個部位輸送

    血液是從心臟的左心室出發,沿著大動脈→動脈→小動脈→毛細血管的順序,為內臟器官和肌肉等人體各個部位輸送氧和營養。動靜脈血管健康,血液迴圈就會暢通,人就不容易生病。

一、動靜脈吻合血管支配全身血液迴圈

事實上,動脈和靜脈之間還存在另一條直接相連的通道,這就是動靜脈吻合血管。日本的西勝造教授創立的“西氏健康法”提出,對血液迴圈起決定作用的就是動靜脈吻合,促進動靜脈吻合血管的再生和強化,對保護心血管健康極為有益。動靜脈吻合血管主要分佈在指、趾、唇和鼻等處的面板內及某些器官內。當環境溫度升高時,吻合血管開放,有利於散發熱量;環境溫度降低,吻合血管關閉,有利於儲存體內的熱量。

動靜脈吻合血管一旦出現問題,血液迴圈就可能滯緩,引發各種病症,很多重大疾病也可能會由此而生。例如,頭疼、肩酸和胳膊沒勁等一些常見症狀,可能就與動靜脈吻合血管的功能障礙有關。

二、洗冷熱浴強化血液迴圈

所謂冷熱浴,是一種先從冷水浴開始,反覆交替用冷水和熱水來浸泡身體,最後仍以冷水浴結束的入浴方法。冷熱浴具有多種功效,其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能夠強化動靜脈吻合血管功能。

當人在洗冷水浴時,人體毛細血管收縮,促使動靜脈吻合血管開放,血液從小動脈直接流入小靜脈,與流動緩慢的靜脈血交融後流回心臟;相反,當人在洗熱水浴時,毛細血管就會開放,而動靜脈吻合血管則會收縮。用冷水和熱水反覆交替浸泡身體,能夠刺激動靜脈吻合血管,使功能不全的血管恢復正常,促進全身的血液迴圈。毛細血管和動靜脈吻合血管相互刺激後,兩者的功能都能得到改善。僅僅洗一次冷熱浴,就能達到促使動靜脈吻合血管功能恢復和再生的效果,雖然這種效果只是暫時性的。

三、毛細血管運動強化血液循

每天堅持毛細血管運動,可以促進手腳的血液充分迴圈,促使手腳部位的動靜脈吻合血管達到發達狀態,功能得到充分發揮。

具體方法:人體平躺,將木枕或其他硬枕頭墊在脖子下面,手腳儘量垂直高舉。手腳稍微分開伸直,腳底儘量保持水平,在這種姿勢下輕輕抖動手指和腳趾1~2分鐘。關鍵是貴在堅持,每天堅持鍛鍊,自然而然就會越做越好。(見圖)

作用:在進行毛細血管運動時,必須將手腳高舉過心臟,只有當手腳處於高於心臟的位置時,毛細血管才能處於真空狀態,從而產生吸引血液的原動力。把手臂放下時,毛細血管會立刻開放,血液透過正常渠道迴圈,這時細胞由於飢餓而產生的強吸引力會加快促進血液的流通,能避免淤血等血流淤滯的現象,並出現血壓下降的現象。腎臟極容易受到人體其他部位血液迴圈狀況的影響,毛細血管運動使血液變得通暢之後,也會對腎臟的血液迴圈起到促進作用,使腎功能快速恢復。

手腳無力或發冷、肩膀痠痛、頭痛等症狀,都是由於血液迴圈不良引起的。毛細血管運動能夠調節和改善全身的血液迴圈,能夠完全消除這些症狀。步行是促進血液迴圈的基本運動,養成經常步行的習慣,並且結合洗冷熱浴及毛細血管運動,會收到很好的效果。毛細血管運動和每天步行一萬步,對於肌肉具有同樣的鍛鍊效果。

由於毛細血管運動時手腳都要在高於心臟的位置顫動,手腳的肌肉很難接受這種不合理的運動方式,因此它們開始尋找對策。如果不得不在沒有能量補給的情況下運動,肌肉就只好自己想辦法來儲存一些能量。因此,為了能夠在下次持續10分鐘以上的毛細血管運動中堅持下來,肌肉會將足夠的糖原與三磷酸腺苷(ATP)預先儲備好。所以透過毛細血管運動,肌肉也能夠鍛鍊得更加發達和富有耐力。

四、斷食療法

斷食是指1天內除飲水之外不攝取任何固體食物,同時增加一些清湯等液體食物。透過斷食療法,有可能使已經衰弱的動靜脈吻合血管奇蹟般地恢復功能。

斷食的最大目的,是清除因飲食過度而積存在人體內的過剩營養。斷食中斷了所有營養成分的外來渠道,人體細胞不得不在內部四處搜尋它們所需的營養成分。這個過程被稱為自體溶解。動脈硬化患者大多已出現動脈粥樣硬化症狀,即由膽固醇等沉積而形成的粥樣斑塊,使血管內腔變窄,血流不暢。這類患者在斷食的時候,血管內的粥樣斑塊會被細胞吸收轉化為能量的源泉,粥樣斑塊在斷食過程中可被逐漸消耗利用,甚至最終完全消失,動脈硬化可因此而痊癒。動脈硬化能導致腳部血液迴圈不暢,患者因此經常會覺得雙腳發冷。而在斷食過程中,雙腳會變得暖和起來,這就是血管細胞透過自體溶解而產生的功效。人體在與飢餓狀態抗衡時,會將所有器官都調動起來,為保持生命而做最堅決的鬥爭,此時動靜脈吻合血管也會迅速修復,因為血液迴圈是維持生命的關鍵。常用的斷食療法有:

1.斷食半天法

即不吃早餐(斷食半天)。其基本食譜如下:

⑴不吃早餐:上午只攝取液體食物。可以飲用一些蔬菜汁或清湯來代替早餐。

⑵午餐和晚餐只吃七分飽:如果不吃早餐,而午餐和晚餐都吃得很飽,就無法達到斷食的效果,所以,最好吃七分飽。並且一定要拒絕零食和夜宵,因為這會給腸胃造成負擔,使腸胃黏膜受到傷害。

⑶用白開水和柿葉茶來補充水分:每天飲用1.5~2升,早上飲用500毫升,剩下的分幾次飲用。但要注意避免在餐中和餐後3小時內飲用,因為這樣會稀釋胃液,引起胃炎、口腔炎和口角炎。

⑷避免食用肉、乳製品和油等刺激性強的食物:米飯用糙米來煮,儘量避免肉、乳製品、油和其他刺激性強的食物,應常食用小魚、大豆製品和生的蔬菜。

2.蘋果斷食法

這是一種簡單高效的斷食法,具體操作如下:

⑴材料:蘋果1個半,鹽少許,蜂蜜適量。

⑵做法:將蘋果去皮,磨成糊狀;加入少量鹽和蜂蜜即可食用。每天早晚兩次,分別食用1個半的蘋果糊,這就是簡單的“蘋果斷食法”。在斷食過程中,每天必須補充1.5升以上的水分。

磨成糊狀的蘋果不會對腸胃造成負擔,蘋果的果膠具有良好的通便效果,便秘的人可以用此方法來改善便秘。另外,蘋果中鉀含量高,能與人體中的鈉形成拮抗,因此只吃蘋果,會使人體對鹽分產生需求,加入少量的鹽是為了防止浮腫。

3.柿葉茶

攝取維生素C越多的人患高血壓和腦卒中的風險越小。但由於維生素C是一種最不穩定的維生素,被製成藥片後極易發生變質,即使補充這種藥片幾小時候也會隨尿排出,很難達到增加營養的效果。西氏健康法介紹了一種柿葉茶,它的維生素C含量是柑橘的30倍。

柿葉茶可以自己製作,採集完柿葉後陰乾,切成3毫米寬碎片,放籠上蒸3分鐘,取出後晾乾儲存。飲用時取5克柿葉用熱水沏泡,每天飲3~4杯。同時鼓勵大家每天從天然食物中攝取1~2克維生素C。

釋出於 2021-01-29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