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工作時很理性,這是件好事,但如果在性生活方面也很“理性”,那便有些問題了。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性醫學科曾在門診中,對300名22至65歲間的男性進行了調查,發現驅使男性進行性行為的主要因素中,本能性慾佔12%,誘惑性慾佔26%,理性性慾佔33%,不能肯定者為23%。理性性慾高居榜首,與男人都是“下半身動物”的傳統說法大相徑庭。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性醫學科主任張濱告訴《生命時報》記者,所謂“本能性慾”,是人類本能產生的對性活動的需求,“也是性生活的基礎”。“誘惑性慾”是指受外界刺激引起的性慾,如異性的容貌、體態以及暴露的著裝等。“理性性慾”則是為了婚姻關係、感恩等非性利益而產生的性慾,“它是人主觀培養出來的衝動”。如丈夫雖然已對妻子毫無“性趣”,但為了滿足妻子的需求、履行丈夫應盡的義務,此時產生的性慾,便是理性性慾的一種。
如果用飲食來打個比方,肚子餓了所激發的為“本能”之慾;看到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而食指大動,是“誘惑”之慾;因為要補充營養、應酬、談生意而想吃東西,便是“理性”之慾了。
由於缺乏歷史資料的對比,難以判斷今天男性的理性性慾是否高於以往,但張濱認為,理性性慾的“強勢”,說明了社會活動對性生活的影響,也是一種社會現實的體現。如在上述理性性慾的調查中,38%的受訪者把性行為作為催眠的有效手段;23%的受訪者為了答謝、應酬、維繫感情等目的和沒有感覺的女性發生性行為;甚至還有11%的受訪者以性行為的方式對伴侶進行懲罰和報復。
但張濱也指出,上述三種性欲是混在一起的,不能完全分開。即使是理性性慾很強的人,也仍然有本能性慾,只是被掩蓋了。
據瞭解,這一研究是為了分析人們性慾的構成,從而更好地在臨床診療中把握患者的“病因”,很難說哪種性慾就一定比其他的更好。但張濱表示,理性性慾過強,會掩蓋性生活的自然本色,性愛就變成了一種“手段”,太過功利了。
看來,分析自己的哪種性慾較強,探索如何平衡本能性慾、誘惑性慾、理性性慾這三者,是每一個男人都應注意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