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拔罐的好處和壞處

avatar 一隻長永呀
2.1萬 熱度 A+ A-
在民間,有“針灸拔罐,不好去一半”的說法,和針灸,艾灸一樣,拔罐也是傳統中醫學治療疾病的一種重要方法,是利用各種罐具,如竹罐,陶罐,玻璃罐等,用一定的方法造成罐內負壓,使罐具吸附在人體穴位或患病處,造成充血或淤血現象,以此來治療疾病,那麼拔罐的好處和壞處都有哪些呢?

拔罐的好處

拔罐透過對面板,經絡和穴位進行適當刺激,能將入侵身體的“邪毒”和“瘀滯”帶出體內,從而使氣血得到條暢,並調動機體的自我防衛系統,有效改變經絡,陰陽失衡的病理狀態。

拔罐的作用

傳統中醫觀點

調整陰陽,平衡體質:人體出現陰陽平衡失調時,機體會因為“盛虛失調”發生疾病,拔罐透過對穴位和經脈進行刺激,能對機體重新進行調理,使陰陽得到調和,從而實現強身健體,防病治病的目的。

消邪扶正:中醫認為,邪氣是導致疾病的因素,正氣則是機體活動以及抗病的能力,拔罐透過刮拭經脈,使氣血得到疏導,從而防止體內因氣血淤積產生邪毒,並增強臟腑功能和體內正氣,抑制或驅除邪毒的侵襲。

活血化瘀:機體之所以出現病痛,是由於氣血不通導致經絡堵塞引起的,在區域性或相應穴位進行拔罐,能疏通氣血,消散淤血,暢通經絡,當氣血執行恢復後,自然能達到“通而不痛”的目的。

現代醫學觀點

增強免疫力:拔罐療法能對區域性面板產生較強的負壓作用,在負壓作用下,區域性面板毛細血管破裂,釋放出組織胺,5-羥色胺等神經介質,這些神經介質能對機體各部位功能產生良性刺激作用,有效調動免疫系統運作功能,增加區域性耐受性和增強機體免疫力。

調節神經系統:拔罐透過對機體微弱的良性刺激,當神經末梢的感受器接受到這一訊號後,就會將其從臟腑傳導到大腦皮質,並透過刺激對大腦皮質的興奮與抑制功能進行調節,有助於促進患病機體的自我癒合。

調節肌肉和血管功能:拔罐對運動系統的作用比較明顯,透過刺激某一部位的神經,使相應部位的血管和肌肉功能活動得到調節,避免區域性過於興奮而引起的平滑肌痙攣。此外,拔罐還能將機體內的水腫,粘液,淤血拔出,防止這些物質對肌肉造成感染,並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

拔罐療法適應範圍

拔罐療法的適應範圍十分廣泛,臨床各科均可應用,如,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面板科以及五官科。

內科:感冒,支氣管炎,哮喘,頭痛,高血壓,三叉神經痛,面神經麻痺,胃腸炎,腹瀉,便秘,消化不良,腦血管意外,膽囊炎等。

外科:腸胃痙攣,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肥大,肩周炎,泌尿系統結石,落枕,神經損傷等。

兒科:哮喘,百日咳,消化不良,遺尿,疳積。

婦科:月經不調,盆腔炎,帶下病,痛經,功能性子宮出血,更年期綜合症等。

五官科:結膜炎,鼻炎,牙痛,咽炎,下頜關節炎,口腔潰瘍,目赤腫痛等。

面板科:帶狀皰疹,面板瘙癢,蕁麻疹,痤瘡。

拔罐的壞處

雖然拔罐有很好的防病治病,養生保健作用,但是也不可避免有副作用存在,其副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容易損傷面板,因為傳統拔罐是要用火的,操作不慎容易燒傷面板,即便是避免面板與明火直接接觸,但容對面板有傷害。

2.拔罐之後面板毛孔舒張,如果不注意防風寒,造成風寒入侵身體,就會引起感冒等疾病。

拔罐的禁忌人群

面板區域性破潰,或高度過敏,患面板傳染病的患者不宜拔罐。

形體消瘦,面板失去彈性而鬆弛者,毛髮多的部位不宜拔罐。

有重度水腫,病情嚴重,心衰,呼吸衰竭,腎衰竭者不宜拔罐。

妊娠期女性下腹,腰骶部,合谷穴,三陰交穴,崑崙穴等穴位不宜拔罐。

有出血傾向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減少,紫癜,白血病等病症者,不宜拔罐。

體表大血管處,靜脈曲張,有外傷者不宜拔罐。

抽搐,痙攣,醉酒者不宜拔罐。

釋出於 2021-12-18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