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這樣吃晚餐易生病

avatar 鷹爪克平
2.8萬 熱度 A+ A-
晚餐不能隨便吃據統計,90%的肥胖者緣於晚餐吃太好、吃太多,再加上活動量小,能量消耗低,多餘的熱量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日積月累就肥胖了。生活中

晚餐不能隨便吃

據統計,90%的肥胖者緣於晚餐吃太好、吃太多,再加上活動量小,能量消耗低,多餘的熱量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日積月累就肥胖了。生活中不少朋友忽略了晚餐節食的重要性,不吃早餐、中餐,晚上卻大吃一頓,以致身體越來越胖。

長期晚餐過飽,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很容易造成胰島負擔加重,進而誘發。晚餐若吃得過飽,蛋白質食物無法完全被消化,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產生有毒物質,增加了腸癌發生的風險。

人體排鈣高峰期在晚餐後四五個小時,若晚餐吃得太晚,當排鈣高峰期到來時,通常已進入睡眠中。於是尿液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致使尿中的鈣不斷增加,很容易沉積下來形成結晶體,長期積累容易形成結石。

晚餐若進食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食物,會刺激肝臟製造低密度和極低密度脂蛋白,從而造成血脂升高。大量血脂沉積在血管壁上,引起小動脈收縮,易使血壓突然上升,也加速全身小動脈的硬化過程。

油膩食物中的動物脂肪讓血液變得黏稠,並附著在血管壁上形成動脈粥樣斑塊。血管就像下水道被厚厚的油汙堵塞了一樣,變得不通暢,進而引發多種心腦血管疾病。據統計,青壯年時期經常飽餐,老年後罹患老年症的機率升高。

三餐比例控制在3∶4∶3

大家都知道這樣一句話:“早餐吃得像國王,午餐吃得像公主,晚餐吃得像乞丐”,就是告訴大家要合理分配吃飯的比例。根據中國營養膳食指南,一日三餐攝入量比例最好是“343”,即早餐佔3成,午餐佔4成,晚餐佔3成。

首先,在動物性食物的選擇上。應增加含脂肪酸較低而蛋白質較高的食物,如魚、禽、瘦肉等。儘量少吃或不吃油炸、燒烤類的食物。對於體重已經超重的人群,晚上可以用一杯牛奶或酸奶取代肉類來攝取蛋白質。

第二,膳食纖維具有很強的吸水能力或水結合能力,能增加飽腹感,攝入後可使少吃晚餐變得容易。要適當減少主食的攝入量,以穀類為主,增加玉米、燕麥等成分。

第三,晚餐半小時後,增加一些健身活動,比如快走或跳舞等。

另外還需注意的是,晚餐在19時左右吃比較合適,儘量少吃辣椒、大蒜、洋蔥等辛辣以及容易產氣的食物,這會使胃產生灼燒感和,影響睡眠質量。

(《健康報村醫導刊》)

釋出於 2021-01-08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