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男人都是好色之徒嗎

avatar 飛菱Sama
2.8萬 熱度 A+ A-
男人大都好色 乍看這個標題,您一定很吃驚,甚至要竭力反對。其實,這還是保守一點的寫法,如果寫得更坦率一點,應該去除掉那個“大”字

男人大都好色

乍看這個標題,您一定很吃驚,甚至要竭力反對。其實,這還是保守一點的寫法,如果寫得更坦率一點,應該去除掉那個“大”字,寫著“男人都好色”。而且,不僅男人如此,女人也如此。

“好色”本身並沒有錯。

早在兩千多年前,孟子說過:“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

食指飲食,色指男女之情,性指人的本性。也就是說: 進食與情慾是人的基本特性。

人,也是生物。任何生物都要遵循“儲存自己、繁衍種族”的規則。要“儲存自己”就必須攝取營養,對人而言就是飲食。要“繁衍種族”就必須透過男女之情進而交合,使人類一代一代地存在下去。

因此,“說色談性”是正大光明的事情,“談性色變”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

雖然,“食”與“色”對人都十分重要,但是,“食”與“色”畢竟還有區別。比方逢年過節,四五家親戚朋友可以聚集在一家酒店的大廳或包間裡面“共食”(嚴格講應叫“聚餐”)絕對不會有警察來干預。但卻絕對不可能在旅館的一間客房裡“共色”(姑且作這麼個創意性的說法)。因為“色”含有個人隱私,涉及倫理道德、受限於法律法規並會產生必然後果——生育。所以雖然談“色”可以算是正大光明的事,但也必須根據物件與場合,要有科學性與嚴肅性。尤其是對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要適時、適當、適度、適量地傳授性的知識。

讓我們再回到“男人大都好色”這個話題。

早在公元前,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思是:“關關叫著的雎鳩,棲居在河中的沙洲;美麗又賢惠的姑娘,真是我理想的佳偶。”

男人見到“窈窕淑女”必然會動心而去追求。這也是自然規律,“異性相吸”嘛,所以“好色”本是人的天性。

有一次到某職業高中去講課,筆者問聽課的學生:“你們好色嗎?”在座的女同學大都臉頰通紅、低頭不語,而男同學大都頻頻點頭。突然一個小個子男生站起來說:“老師,我絕對不好色!”

他一邊說還一邊擠眉弄眼做怪相,頓時鬨堂大笑。

筆者問他:“如果在你的眼前,一邊是束鮮花而另一邊是堆臭狗屎,你會多看哪邊呢?”

“我當然喜歡看鮮花嘍。”他回答。

筆者又問:“如果一邊是位如花似玉的少女,一邊是位老態龍鍾的乞丐,你又會多看哪邊?”

“我肯定會多看少女。”他回答得很乾脆。

“我再問你,你的父母好色嗎?”

他想了一想,然後有些不好意思地說:“他們不好色。”

“但是,如果他們都不好色,不結婚,又怎麼會有了你這個兒子呢?反過來,如果說他們也好色,難道不把好色的基因遺傳給你嗎?你又怎麼可能絕對不好色了呢?”

他撓撓頭,啞口無言了。

很有可能,人們一聽說“好色”就想到了“好色之徒”——那些專門尋花問柳、道德敗壞的人,所以不承認自己“好色”。其實,喜歡好看的人和物是十分正常的事。正因為人們愛美,才有了美學及相關的藝術,如繪畫、攝影、戲曲、舞蹈之類。

僅就女色而言,男人們雖然都喜愛,但是存有三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安徽有一個地方戲,戲名可能叫“小辭店”,因為時間久遠,已經記不太清楚了。戲裡有這麼幾句詞:“一等人,他愛花(指女人),只看不採;二等人,他愛花,為了子孫;三等人,他愛花,濫加蹂躪。”

只欣賞美女而無雜念私慾的雅士就是一等人。尋花問柳的好色之徒則是三等人。而一般以二等人為多,正常的結婚生子,過上一輩子。

釋出於 2021-02-27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