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新生兒體溫過低害處多
根據統計,剖腹產婦女在麻醉前的平均體溫為36.5〜36.7℃,若小於36℃即視為低體溫。體溫過低會抑制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功能,造成凝血功能不良,手術中會增加出血。
如須輸血,不但增加術後傷口感染的機會,也增加住院時間及醫療費用。也有報告指出,溫度下降1.3℃,心肌缺血和心律不整會增加3倍,原因是在低體溫下,藥物代謝減緩,會增加各種麻醉藥物的作用及時間,進一步影響到手術後的呼吸。
至於低體溫孕婦所生的低體重新生兒,其中有2/3的體溫小於36℃,使腦出血和死亡率都會增加。根據嚴重失溫者(如溺水)的研究,其血液流動會變緩,結果會造成心臟、腦部的傷害。
許多措施都會讓產婦失溫
調整體溫的中樞在丘腦的前端,可自主調節溫度約0.2〜0.4℃,超過此限度的溫度下降,便會使得末梢血管收縮,出現以肌肉發抖來增加50〜100%的體熱;反之,在環境或體溫上升時,便會以流汗、加快呼吸來散熱。
在麻醉前注射的鎮定劑,會影響體溫調節中樞的能力;消毒藥水、注射冷鹽水、傷口上的水分揮發、手術室的冷空調,皆更易讓產婦失溫。不論全身或區域性麻醉,都會使得末梢血管擴張,造成失溫。
婦產科醫學會對於剖腹產產婦如何維持正常體溫,仍未有明確指示,可能是因為手術時間不長。但在肥胖、有腹腔沾黏的孕婦,其手術時間會增加;若是早產的嬰兒,則保溫更形重要。
維持產婦體溫的方法
一般維持正常體溫的方法如下:
術前加溫
在手術前的30分鐘,可以使用保溫燈等器物,讓產婦身體能夠保暖。
點滴加溫
研究顯示,如注射每1000㏄鹽水,體溫會下降0.25℃,因此如能以加溫器給予加溫,對體溫的維持會較為理想。
術中加溫
手術中,背部體溫散失只佔10%,90%多出現在前腹部,因此睡在電熱毯上,效果有限;
空氣加溫器以體前為主,室溫如能高於27℃,患者失溫的情況會大幅度減少。
術後繼續保溫
手術後患者仍會體溫下降,需5個小時方能恢復正常體溫,因此繼續保溫是理想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