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牙痛不是病,痛起來真要命”。就算是小小的一顆牙齒,都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影響,而且預防齲齒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兒童保健工作。因此,我們需要及時對我們的牙齒進行檢查並對預防齲齒的知識進行必要的瞭解。對於其基本原則是針對發病因素,採用相應措施。
1.減少或消除病原刺激物 減少或消除菌斑,改變口腔環境,創造清潔條件是防齲的重要環節,最實際有效的辦法是刷牙和漱口。應該加強宣傳教育,使兒童從小養成口腔衛生習慣,學會合理刷牙方法。刷牙可以清除口腔中的大部細菌,減少菌斑形成。小兒可由家長用柔軟毛巾或絨布擦洗牙齒。幼兒3歲以後就可以開始學習刷牙。儘可能做到早晚各刷一次,飯後漱口。唾前刷牙更重要,因為夜間間隔時間長,細菌容易大量繁殖。要順刷,即“上牙由上往下刷,下牙由下往上刷”,“裡裡外外都刷到”,還要注意刷後牙的咬面。這樣就可把牙縫和各個牙面上的食物殘渣刷洗乾淨,刷牙後要漱口。不要橫刷,橫刷容易損傷牙齦,也刷不淨牙縫裡的殘渣。1975年衛生部、輕工業部和商業部曾共同召開全國牙刷會議,制訂了“保健牙刷暫行規格”。1989年衛生部又召開了全國衛生標準技術委員會,由牙刷分會委員會對“暫行規格”。幼兒的牙刷標準毛束不超過兩排,每排5~6束,毛質要軟,小學生使用的牙刷毛不不超過三排,每排6~7束。又制定了中學生牙刷標準,以備成人牙刷作為參考。
應該注意兒童的飲食習慣,按時增加各種輔食,多吃粗糙、硬質和含纖維質的食物,對牙面有磨擦潔淨的作用,減少食物殘屑堆積。硬質食物需要充分咀嚼,既增強牙周組織,又能磨擦牙齒咬面,可能使窩溝變淺,有利減少窩溝齲。
2.減少或控制飲食中的糖 我國是以穀類為主食的國家,控制飲食中的碳水化物防齲是有困難的。但近年來,糖制食品和各種飲料顯著增多。應注意宣傳使家長教育兒童養成少吃零食和糖果糕點的習慣,睡前不吃糖,注意兒童三餐的質得。從幼兒就養成多吃蔬菜、水果和含鈣、磷、維生素等多的食物。要儘可能吃些粗糧。要重視母乳餵養嬰兒。近來國際上提倡控制飲食中的碳水化物、使用代糖sugar substitute來降低齲齒,這在我國當前是不實際的,也是不經濟的。最近據報導美國常用的某種代糖aspartame含有毒性,已經引起國際上的注意。
3.增強牙齒的抗齲性 主要是透過氟化法fluoridation增加牙齒中的氟素,特別是改變釉質表面或表面的結構,增強其抗齲性。近代被認為效果較好的方法有:自來水氟化central water fluoridation、學校飲水氟化school water fluoridation、牙面塗氟topical fluoridization、含氟牙膏刷牙fluoridetoothbrushing、氟溶液漱口fluorde mouthrinse等方法。
看完上面這些預防齲的相關措施,我們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提高預防意識,調整好飲食習慣,養成刷牙的好習慣,且刷牙的方法要正確,家長更要注意家裡小孩子的牙齒狀況,在兒童時期做好預防工作,讓我們的牙齒保持健康,遠離齲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