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之間互助輸血,這樣的情節在影視劇裡屢見不鮮,觀眾更是會被感動得一塌糊塗。可就是這樣一個感人的橋段卻被網友指出了錯誤。有網友稱:直系親屬間輸血會引發移植物抗宿主病,一旦發生幾乎無法挽救。難道,血緣關係最親近的人反倒是不能相互獻血的嗎?
□央視財經《是真的嗎》欄目組 金陵晚報記者 高潔 聯合報道
父母輸血給孩子是致命的?
中國解放軍總醫院輸血科主任醫師汪德清說,直系親屬之間輸血,可以產生一種叫移植物抗宿主病。它的發病機理主要是輸進了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細胞,會攻擊患者的免疫系統,對患者的腸胃,肝臟,體內造血系統等產生影響,它對身體的侵害甚至比還要兇猛。
那麼這是否就意味著直系親屬間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獻血相救呢?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在有一種技術就叫做輻照技術,就是把這種有活性的免疫細胞給殺死、滅活。讓它在輸到體內去以後它不能夠再產生,它的免疫血活性。所以用這種技術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專家提醒,儘管直系親屬之間可以透過這種方式解決以後進行輸血,但是不建議直系親屬之間血液這樣輸。實在要輸異體血的時候,有幾個選擇的原則,第一個就是量要少,能少輸儘量少輸,第二個,輸的時候要選成分,該輸紅細胞的時候,只輸紅細胞,不缺血漿的時候,就不輸血漿,要輸血小板只輸血小板,選擇成分輸血。
專家同時強調,在選擇異體血液時,直系親屬血液也並不是首選。因為畢竟直系親屬血液相較於其他血液多一項致亡率很高的安全隱患,所以在實際生活中,能不去選擇直系親屬血液的情況下就不要選擇直系親屬獻血。
眼藥水不應該滴在眼球上?
最近,網上有傳言說,這些年大家滴眼藥都滴錯了,眼藥水絕不能滴在眼球上,否則眨眼次數增多,藥液外流都白滴了。這是真的嗎?
央視財經記者在網上發起的投票結果顯示,有69.6%的人會將眼藥水滴到眼球上,而只有30.4%的人不會滴到眼球上。那麼將眼藥水滴到眼球上真的會造成藥液被擠出嗎?
央視財經記者隨機找到了三位有滴眼藥水習慣的人,其中兩位都是將眼藥水滴到了眼球上,且在眼藥水滴到眼球上後確實出現了網路上所傳言的那樣,上下眼瞼快速地將眼藥水擠壓出去的情況。第三位是將眼藥水滴在內眼角處,但在閉眼後,也有少量藥液被擠出。
昨天記者也做了實驗,在左眼將眼藥水滴在眼球上,瞬間感覺眼球刺激很大,不自覺頻繁眨眼,眼藥水也順著眼瞼流了出來,像是流出了一行眼淚。同樣,記者又在右眼滴上眼藥水,這次是將下眼瞼稍稍翻開,滴在了下眼瞼與眼球交界處,這次感覺眼睛刺激較少,閉眼後轉動眼球,在睜開眼睛時,並沒有過多的眼藥水流出。
不同的滴眼藥水方式確實會有不同感受,為什麼滴在眼球上會感覺更刺激呢?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劉傑介紹,眼藥水不滴到眼球上是有道理的,眼球睜開的時候正好是黑眼仁兒在正中間,滴眼藥時正好滴在角膜上,而角膜因為虹膜的反光,眼角膜看上去是黑色的,上面有很多神經細胞,很敏感。滴上去是一個刺激,會快速閉眼,就會導致眼藥水被擠出。一方面浪費,另外對眼球是一個刺激。
正確的滴眼藥水的方式應該是,眼球往上轉,白眼仁兒露出來了,把下眼瞼往下掰開,形成一個夾角,把眼藥水就滴在這個夾角的位置上,再輕輕地把下眼瞼關上。
棉花糖體積
真空下瞬間膨脹?
網上有傳言說,真空下棉花糖體積會瞬間膨脹,是真是假呢?
央視財經記者現場做試驗讓你看個明白。實驗需要道具:棉花糖、衣物真空收納袋、真空罩、真空泵。
第一步,將40顆棉花糖放到真空罩裡面,再把它和真空泵連線起來;
第二步,啟動真空泵,慢慢地看到棉花糖迅速膨脹起來了。
其實原理很簡單,棉花糖像棉花一樣蓬鬆,裡面充滿了空氣,所以當真空泵在抽取空氣的過程當中真空罩內的氣壓變小,就出現了物理上常說的真空,它使棉花糖內部的空氣壓強也隨之變小,棉花糖也會迅速向外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