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為什麼需要吸奶嘴
在嬰幼兒階段,寶寶需要有東西可以放在嘴巴里咬,奶嘴正是能夠發揮安撫作用的小物,提供安全感來源,舒緩緊張情緒,並滿足口腔期的慾望。
尤其是在長牙過程之中,寶寶時常感覺不舒服,吸吮奶嘴可以減少疼痛或焦慮感。
一定要給寶寶奶嘴吸嗎
不一定。每個寶寶都是獨立的個體,其需求都不同,即便是雙胞胎也不見得要使用相同的東西!
如果沒有吸奶嘴也能夠安穩入睡的寶寶,奶嘴並不是非給不可的!
對於天生不是十分喜歡奶嘴的寶寶,2歲的口腔期就要特別注意,如果寶寶不喜歡吸奶嘴,可能就會特別喜歡啃咬某些固齒器或玩具,爸媽不需要刻意禁止。
手指不可以取代奶嘴
有些寶寶從在媽咪肚子裡,就會把拇指放在嘴巴里含著。出生之後有些不愛吸奶嘴的寶寶喜歡吃手指。
其實不管是奶嘴還是手指,清潔都是很重要的!就這個層面來看,奶嘴可以消毒殺菌,但手指無法相同處理,因此,如果寶寶有吃手的習慣,一定要更注意清潔。
但不建議寶寶以吃手指來取代吸奶嘴,從戒除來看,如果寶寶將依附感建立在奶嘴上,只要寶寶沒看到奶嘴,其實就會暫時忘掉奶嘴,相對來說是較容易戒掉這個習慣。
但若寶寶習慣吃手指,爸媽不可能把寶寶的手指收起來,在戒吃手指的時候就會花費許多心力和時間了。
何時給予奶嘴較為適當
足月寶寶在睡眠期間可以使用奶嘴,而新生兒仍處於學習喝奶的階段,如果此時再加上奶嘴,較容易有混淆及調節的問題,因此建議等到寶寶滿月,餵食及吸奶已達相對穩定狀態,再提供奶嘴。
滿月後,奶嘴帶來安撫效果
寶寶在出生的頭一個月裡,通常只會因為生理需求(如:肚子餓、尿布溼或身體不舒服)而哭鬧不安;
大約一個月之後,寶寶開始發現自己已經離開媽咪的肚子,注意到身處於各種刺激的環境之中,容易因為不熟悉的味道、聲音事情而緊張哭鬧,此時爸媽可以使用奶嘴,降低寶寶的焦慮,以發揮奶嘴的安撫作用。
吸吮奶嘴降低嬰兒猝死率
很多研究指出,睡眠時使用奶嘴可降低嬰兒猝宕機率達五成,若為清醒時使用奶嘴便能降低兩成的猝宕機率。
其中的原因很多,有一說法是一般認為猝死與趴睡有關,而吸著奶嘴趴睡,可以使得寶寶與床之間隔出空隙,降低猝死的發生;
也有人認為當鼻道堵塞時,吸著奶嘴的寶寶可以維持口腔暢通;
或是當寶寶熟睡時,咽喉會往後掉,因而有阻塞呼吸道的可能,此時口腔若有奶嘴讓寶寶吸吮,可降低猝宕機率,不過至今尚無肯定的答案。
愛吃奶嘴並非不良惡習
在傳統觀念上,吸奶嘴被視為不好的行為,奶嘴被認為不是一個好東西,有些爸媽因此希望寶寶最好不要養成吃奶嘴的習慣。
其實想要吸奶嘴是這個年紀的寶寶都會有的需求,並非不良惡習;倘若完全剝奪寶寶的這個需求,似乎不太人道了。
著重清潔衛生與安全性
爸媽應該要確認奶嘴的清潔及安全性,而大部分有寶寶的家庭都有奶瓶消毒鍋,奶嘴可以跟著奶瓶一起消毒殺菌,如果外出不方便使用消毒鍋,只要清洗乾淨就好。
此外,千萬不要在奶嘴綁上一條繩子,或是把奶嘴纏繞於脖子上,甚至是在奶嘴上掛著一些小東西,可能會勒住或堵住口鼻。
何時是戒除奶嘴的最佳時機
1.5~2歲是不錯的時機點
若是對於奶嘴需求沒有那麼高的孩子,差不多到了1.5~2歲,外界有更多新奇好玩的刺激吸引著他,像是玩具、繪本或是年紀差不多的孩子,這就是不錯的戒奶嘴時機點。
此時的孩子不會整個注意力都放在奶嘴上,相對來說戒除機會較高,對於割捨奶嘴的寶寶也比較不會那麼痛苦。
越大的孩子越難戒除
每個孩子有著極大的差距,不過,年紀越大的孩子越難戒掉奶嘴,當孩子習慣一件事情越久,想要改變就越加困難,但最重要的是不能急,要慢慢來!
常見的戒除奶嘴法都不太好
常見的戒除奶嘴方法分成兩種,一是在奶嘴上塗抹辛辣物(如:辣椒),讓孩子因為不喜歡這個味道而放棄奶嘴;
二是直接把奶嘴丟掉,不給孩子吸,孩子就被迫要戒掉奶嘴。
1、不該讓奶嘴變成是厭惡的東西
不建議年幼孩子接觸過於刺激的辛辣物,造成不必要的負擔,且辛辣物的作用時間很短暫,當味道被舔掉了,孩子還是可以繼續吸吮著奶嘴。
2、直接強迫戒除讓孩子心理壓力大
直接把奶嘴丟掉、藏起來,這是較為殘忍的做法,也讓會孩子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
其結果非常兩極,或許孩子妥協了,爸媽成功地幫助孩子戒除奶嘴,但這一段時間孩子的睡眠質量受到影響,情緒穩定度變差,生活作息都會亂掉;
或者是沒有奶嘴依賴的孩子,開始亂咬手指或玩具等其他東西。
最晚多大就應該要戒掉奶嘴
大約2~2.5歲的孩子牙齒會長得較為完整,倘若3~5歲還習慣吸奶嘴,就會擔心有牙齒排列、咬合不正的問題,所以最晚應該是5歲就要戒掉奶嘴。
除了擔心奶嘴影響牙齒之外,孩子年紀太大還是吸著奶嘴也可能有礙語言發展。正值學習說話階段的孩子,若總是含著奶嘴講話,舌頭放置的位置一定是不正確的,當然會影響語言發展。
推薦戒除奶嘴妙招
縮短時間次數
建議漸進地縮短頻率、次數及時間,讓孩子慢慢地習慣沒有奶嘴的陪伴。
戒奶嘴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過於心急!別想要一下子就徹底戒掉,反而可能造成反效果。
善用言語溝通
對於1.5歲以上已經能夠差不多聽得懂言語的孩子,可以把奶嘴擬人化──「奶嘴跟爸比一樣要去上班了!晚上才能陪你」或是跟孩子說──「這個奶嘴已經很老,他要休息了」。
藉此讓孩子知道,雖然不是現在,但是這個奶嘴過一段時間,就會壞掉或是沒有辦法再陪著孩子,類似預告的作用,使得孩子的情緒有些準備。
繪本故事引導
利用繪本里的故事情節來引導孩子,像是繪本中的小熊要回家找媽咪,爸媽就可以跟孩子說「奶嘴已經陪你很久了,他也要回去找他的媽咪」。
轉移注意力
另外一個方法是分散注意力,可以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東西其實蠻多的,不管是爸比媽咪花時間陪伴讀故事事或是一起玩玩具,都能讓孩子忘了對於奶嘴的依賴。
找到取代物品
找尋取代奶嘴的安撫物,可以帶著孩子選購新的玩偶或玩具,再告訴孩子「以後睡覺時就是這個玩偶會陪伴你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