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為什麼廣西壽星多

avatar 通背志遠
2.8萬 熱度 A+ A-
100歲老人揹著幾十斤柴禾爬山,105歲老人光腳走兩個小時趕集,都不算啥新鮮事兒──廣西壽星多有啥“不老藥”?“長壽

100歲老人揹著幾十斤柴禾爬山,105歲老人光腳走兩個小時趕集,都不算啥新鮮事兒──廣西壽星多有啥“不老藥”?

“長壽之鄉”在中國的標準是:每10萬人口中,百歲老人達到3位。目前,中國老年學學會認定的16箇中國長壽之鄉中,廣西就有3個,分別是巴馬、永福和東興,是我國名副其實的長壽之地。在這些地方,如果您看見揹著竹筐的八旬老人去買菜,或者遇見放牛的九旬老翁,都算不上稀奇的事,因為在當地,他們都算“年輕的”。那麼,究竟有什麼長生不老藥,讓廣西成為長壽的樂土? 

106歲黃家英   每天的主食是玉米粥  

巴馬縣老人黃家英,今年已經106歲了,鶴髮童顏,耳不聾,眼不花,如今依然擅刺繡、懂草藥。貓豆、紅薯葉、苦脈菜、火麻湯、玉米粥——這就是黃家英一天的食譜。巴馬長壽研究所所長陳進超說:“這些食物不僅沒有投放新增劑,也沒有用任何化學藥劑,都是天然的綠色食品。” 

據調查,巴馬壽星們的主要食物都是當地土生土長的自然生態作物。巴馬人喜素食,他們的主食以玉米粥輔以白薯和各類蔬菜、豆類而食,提高了食物營養的互補作用。由於以素食為主,每日兩粥一飯,巴馬老人均自然處於限食狀態。從巴馬百歲老人的110例死亡原因回顧性調查資料表明,沒有一位百歲老人死於、、腦血管意外或者。  

107歲陳老翠   心態好,生活有規律   

永福縣107歲高齡的陳老翠,面容清秀,眼睛明亮,充滿生命的光彩。  

老人一生很坎坷,尤其是在她70歲的時候,失去了丈夫和兒子,但她很快就重新振作起來。一些負面的經歷給老人帶來了悲傷的回憶,但也讓她認識到活下去的意義。陳老翠一輩子都保持著勤勞、樸素的生活習慣。即使年過百歲,她仍然堅持自己做飯、洗衣,自理生活。老人的作息十分規律,飲食很有節制,每天早上9點多起床,晚上10點休息,從不熬夜。一日只吃兩餐,都是稀飯、青菜、紅薯等家常飯菜。  

101歲劉有柱   仍堅持每天下地幹活   

永福縣101歲的劉有柱老人勤勞愛動,即使是現在,她仍堅持每天下地勞作,不肯有絲毫稍怠。家人說,太奶奶最喜歡的活是種菜,鬆土、澆水、施肥,她樣樣在行,把菜園照料得井井有條。  

在飲食方面,老人愛吃自家種的白菜、竹筍、芥藍等蔬菜,也經常吃番薯、玉米等粗糧;肉菜方面主要還是以自家養的豬、雞、鴨、鵝等為主。平時最喜歡喝素菜湯。據瞭解,素菜湯有鹼化體質、均衡營養、活化細胞、血液淨化等作用,對老人的健康長壽十分有益。另外,劉有柱很喜歡看電視和聽廣播,最喜歡的就是健康養生類節目。 

107歲顏喜才   喜歡喝自釀的蜂蜜酒  

107歲的東興壽星顏喜才,和眾多的當地壽星一樣,都喜歡喝自釀的土米酒或蜂蜜酒。   

對於這一現象,廣西醫師協會營養學會副會長梁季鴻分析,蜂蜜酒是個好東西,純天然的花蜜含有豐富的芽孢益生菌,無農藥汙染,可以保持胃腸功能年輕化。經過發酵的土米酒麴含有多種維生素,這樣的蜂蜜酒比白酒或葡萄酒營養價值都高。這些酒沒有經過蒸發,酒精濃度只有5度左右,每天喝一點,慢慢喝,可促進身體的血液迴圈而不傷內臟器官。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50度的白酒為準,男人每天喝酒25克以下,女人每天喝酒15克以下是健康的,過量無益。

釋出於 2021-01-28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