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物癖這種疾病到底是什麼樣的?戀物癖這種疾病會阻礙很多患者朋友的思想,讓他們長時間的想到一些不健康的情色內容,對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所以大家最好多瞭解一下戀物癖這種疾病。那麼,戀物癖這種疾病到底是什麼樣的?
學術界對造成戀物癖的原因仍所知甚少。有學者認為,戀物癖者小時候遭受過異常的性侵犯,或者觀摩到異常的性行為,然後進行模仿並不斷加強,從而形成了戀物癖。專家認為,戀物癖和個人成長經歷、家庭與社會文化環境、性教育不當等因素都有關。因此預防戀物癖要從小開始,避免不良的性刺激,母親在男孩3歲以後不宜與他同床共眠,不要在孩子面前穿著內衣,不要玩弄男孩的性器官,夫妻親密行為尤其是性生活要避免讓孩子看到。
神經學家認為,戀物癖也許是大腦相鄰兩個區域相互聯絡所致,例如2002年有實驗發現,大腦負責處理足部感覺資訊的區域與處理性刺激的區域緊密相鄰。
普通人有時也可能被物品或者身體的一部分激起性慾,甚至很享受自己的戀物癖。根據國際上的診斷標準ICD-10,診斷戀物要不正常的性幻想、性衝動和性行為出現6個月以上。目前國外醫學界認為戀物癖是性偏好障礙,與個人的道德水平和意志力關係不大。只要戀物癖者自己感覺良好,就沒有問題;若他們對戀物物件過於糾結,就會產生嚴重心理障礙,給生活造成困擾。例如,男性戀物癖者在缺少戀物物件時無法勃起。
戀物癖往往被認為是不良嗜好。不少家長以為,等到成年或結婚後這些行為自然會消失。專家指出,戀物癖實際上是一種成癮,雖然與一個人的道德評價無關,但也有很大危害,除了給女性帶來滋擾,還給本人造成巨大心理壓力,被他人發現後嚴重影響到個人聲譽和工作,甚至令人走上絕路。另一方面,患者無法與異性正常交往,往往導致婚姻不幸。
有研究發現,戀物癖者性格孤僻,社會交往技能很差,不懂得建立親密關係,有學者便認為戀物癖者無法進行正常的兩性接觸,只好用不被社會接受的方式來獲得性滿足。特別是對自己的性吸引力和效能力缺乏信心的男性,很害怕被異性拒絕,覺得丟不起那個臉,於是就把“性趣”投向沒有生命的物品,沒有被拒絕的風險,內心就感到安全了。
上面介紹的就是戀物癖這種疾病,希望大家可以深入正確的瞭解戀物癖,不要對這種疾病有認識上的誤區,如果大家患上了戀物癖的話,大家也不要太過擔憂,只要積極的配合心理醫生的治療,不要抗拒醫生的接觸,這樣才能緩解自己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