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炎誘發原因多
腸道內的感染由細菌和病毒造成,特別是致病性大腸桿菌,是主要的致病菌。如果寶寶有病時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會造成黴菌對胃腸道的侵犯。上呼吸道的炎症、肺炎、腎炎、中耳炎等胃腸道以外的疾病,可以由於發燒和細菌毒素的吸收而使消化酶分泌減少,腸蠕動增加。不合理地餵養嬰幼兒,使寶寶吃得過多,過少或過早、過多吃澱粉類、脂肪類食物,突然改變食物,突然斷奶等,都能引起寶寶拉肚子。氣候變化,如過冷會使腸蠕動增加,過熱可使胃酸及消化酶減少分泌,也可以誘發急性胃腸炎。
胃腸炎表現有輕重
急性胃腸炎如果引起輕型腹瀉,一般狀況良好,每天大便在10次以下,為黃色或黃綠色,少量粘液或呈白色皂塊,糞質不多,有時大便呈“蛋花湯樣”。較重的胃腸炎表現一天大便次數超過10次,大便為水樣、糊狀、細菌性帶有粘液、膿或血液。全身出現脫水現象,伴有發高熱、昏睡。最嚴重的胃腸炎表現一天大便在15次以上,水樣大便噴射而出,有重度脫水現象,即面板乾燥、眼球凹陷、眼圈發黑、小便減少,口渴、不安,此外可出現血酸症、呼吸不適、虛脫、半昏迷等狀態。由於鉀缺乏及水腫的關係,腰部膨脹,有腸麻痺現象。
胃腸炎治療隨因而異
小兒胃腸炎的治療主要是病因治療和對症治療,就是說,急性胃腸炎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一定要設法查出病因並及時消除這個病根子。寶寶出現什麼症狀,就設法消除這個對身體有害的症狀。如果是由消化不良引起的,可以調整飲食並服用乳酶生、酵母片等;如果是由身體的其他疾病引起的,就積極治療疾病;如果是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引起的,就需請教醫生,停用抗生素。寶寶嘔吐、腹瀉失水過多,要及時補充水和電解質。發高燒時,應採用物理或藥物降溫;缺鉀補鉀,缺鈣補鈣。有代謝性酸中毒或休克時,應及時採取措施進行急救。
胃腸炎的飲食原則
母乳餵養的寶寶,腹瀉時不要停止餵奶,可以適當減少奶量,縮短餵奶時間,並延長餵奶間隔。乳母應吃少含有脂肪的飲食,同時在餵奶前多喝水,使奶稀釋,有利於寶寶的消化。
人工餵養或混合餵養的寶寶,在腹瀉時,不要新增新的輔助食品。當寶寶腹瀉較重時,要停止喂牛奶,禁食6~8小時。在禁食期間可喂胡蘿蔔湯、焦米湯、米湯及蘋果泥。胡蘿蔔湯的熱量較低,含脂肪少,還含有果酸及維生素,可使大便成形。蘋果纖維較細,對腸道刺激小,脂肪低,並含有果酸,有收斂的作用。
較大的寶寶,可吃山藥粥、蛋花粥、爛面等,但量要減少。
若寶寶出現尿少、口渴、唇乾等問題,應飲用口服補液鹽水或糖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