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健康監測必須在家嗎
沒有這方面的強制性要求。
健康監測又被稱為居家健康監測,是指在主動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以開展必要的工作和生活出行。重點是針對自身依然存在的潛在風險,從對本人、對他人、對社會負責出發,應做好體溫、症狀等日常監測。
由此可以知道,7天健康監測並沒有規定說必須在家,但為了安全著想,對於居家健康監測的人群來說,最好是在家裡,非必要不出門,做好每天的體溫、症狀監測,針對自身依然存在的潛在風險,實在要出門的,要與他人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和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
7天健康監測等於隔離嗎
不等於。
綜上所述可以知道,健康監測是指在主動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以開展必要的工作和生活出行;而居家隔離是指對密切接觸者和密接的密接中特殊人群、實施“14+7”的入境人員、出院後的患者和解除隔離後的無症狀感染者,以及其他經專業人員評估無法進行集中醫學觀察的人員,所實施的醫學健康管理。
兩者性質是不一樣的,對於居家隔離的人群來說,是不可以出門的,所以說,7天健康監測並不等於隔離。
7天健康監測核酸怎麼做
一般會有專門的工作人員上門進行核酸檢測。
綜上所述可以知道,7天健康監測指在主動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以開展必要的工作和生活出行,健康監測期間會有專門的工作人員上門進行核酸檢測,如果沒有的話,也會有制定的地點進行核酸,此時自己外出進行核酸檢測需要做好個人防護,牢記“六個不得”:
1、不得搭乘地鐵、公交、輪渡等公共交通工具;
2、不得聚餐、外出堂食;不得外出觀影、觀戲、觀展;
3、不得會客、參加聚會和講座等人群聚集性活動;
4、不得前往商場超市、辦公樓、餐廳、遊樂場等人群聚集場所;
5、不得前往影劇院、棋牌室、KTV、劇本殺、密室逃脫等密閉環境。
6、外出時嚴格落實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與他人保持一定距離。
7天居家隔離和七天健康監測的區別
主要區別如下:
7天居家隔離和7天健康監測雖說都是疫情期間對有風險人群的管控方案,但在管理要求上,居家隔離更加嚴格。
比如說居家健康監測對於外出沒有強制性法規,減少或者盡不外出,與人接觸,每日配合相關人員進行健康檢測;而居家隔離則不能出門隨意走動,不能走親訪友。
其次居家健康檢測適用於來自中低風險地區,且身體無明顯不適症狀或有核酸檢測資訊陰性證明的人群;而居家隔離適用於來自中高風險地區和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症狀的密切接觸者。
7天健康監測怎麼執行
7天健康監測的意思是在集中隔離解除後,實行7天社群健康監測。
1、7天日常健康監測期間應儘量減少外出,原則上非必要不離開本縣。外出時需控制活動範圍,不參加會議、會展、旅遊、聚餐等聚集性活動,不進入學校、養老院、福利院等特定機構,不進入影劇院、歌舞廳、浴室、網咖等室內密閉場所,不開展線下教學、培訓等活動,外出時須全程規範佩戴口罩,切實保持安全社交距離。若工作單位為以上重點場所,應暫時離崗;
2、7天健康監測期間一旦出現發熱(體溫≥37.3℃)、乾咳、乏力、嗅覺和味覺減退、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腹瀉等症狀,應立即到縣人民醫院(新冠肺炎定點醫院)就醫並報告村(社群)管控責任人;
3、7天健康監測期間一旦出現發熱(體溫≥37.3℃)、乾咳、乏力、嗅覺和味覺減退、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腹瀉等症狀,應立即到縣人民醫院(新冠肺炎定點醫院)就醫並報告村(社群)管控責任人;
4、觀察物件應單獨一室居住,通風良好,儘量減少與家人同處一室。 監測物件和家人均須佩戴口罩,日更換,如口罩溼潤需及時更換。監測物件如需照護,應儘可能減少照護人數,並由身體健康無慢性病的人員承擔照護工作;
5、限制活動,最小化與家庭成員活動共享區域,避免與家人接觸,並確保共享區域(廚房、衛生間等)通風良好;
6、落實健康監測工作,監測物件每天早晚2次檢測體溫,若有發熱(體溫≥37.3℃)、乾咳、乏力、嗅覺和味覺減退、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腹瀉等症狀應立即報告村(社群)管控責任人;
7、咳嗽或打噴嚏時用來捂住口鼻的材料可直接丟棄,或者使用之後正確清洗;
8、推薦使用含有效氯消毒劑和過氧乙酸消毒劑,及時清潔、消毒家庭成員經常觸碰的物品;
9、居室應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照護人員要做好日常清潔衛生工作,注意食品衛生,防止其他感染;
10、監測物件和家庭成員要做到勤洗手,避免直接接觸,不得直接用手擦拭口鼻、眼睛;
11、監測物件與家人分別就餐,不得同桌共餐,不得混用餐具及個人洗漱用品;
12、監測物件的日常生活用品應單獨清洗消毒,產生的生活垃圾可在消毒後按日常生活垃圾處理;
13、監測物件排便後,應在馬桶內投入常用消毒劑,蓋上馬桶蓋作用半小時以上後放水沖掉,隨後徹底清洗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