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空氣汙染會縮短5年壽命

avatar 靈寒殿下
2.8萬 熱度 A+ A-
今年以來,全國各地持續出現的陰霾天氣成了國人最關心的話題。7月8日,一項由中美等國學者共同研究的課題,向逐漸意識到空氣汙染危害的國人展示了更殘酷的現實:燃煤帶來

今年以來,全國各地持續出現的陰霾天氣成了國人最關心的話題。7月8日,一項由中美等國學者共同研究的課題,向逐漸意識到空氣汙染危害的國人展示了更殘酷的現實:燃煤帶來的空氣汙染可能讓中國北方5億居民付出“平均少活5年”的代價。

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這項研究,名為《空氣汙染對預期壽命的長期影響:基於中國淮河取暖分界線的證據》。研究者收集了1981年到2000年間、淮河南北90座城市每日總懸浮顆粒物濃度的資料,並透過中國疾病監控系統的資料,計算出1991年到2000年上述城市的各年齡段死亡率、預期壽命和死於心肺疾病的數量。結果發現,在中國,隨著由南至北的緯度變化,空氣汙染水平也以複雜的相關關係平滑地變化著。其中,在淮河附近,空氣汙染水平出現了巨大的“跳躍”。這是由於以淮河為界,中國南北方的供暖政策不同。冬季北方大量燃煤供暖,使得淮河北岸空氣中的總懸浮顆粒物比相鄰的南岸跳躍性地高出200微克/立方米。

研究者之一、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宏彬表示,長期暴露在汙染空氣中,總懸浮顆粒物每上升100微克/立方米,人的平均預期壽命將縮短3年,死亡率上升14%,且多是心肺疾病致死。按北方地區總懸浮顆粒物水平,中國北方5億居民因嚴重的空氣汙染,平均每人會減少5.5年壽命。

國家城市環境汙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應登告訴記者,該研究有一定合理性。空氣總懸浮顆粒物能反映出地區的總體環境狀況,比如生態環境好的地方,空氣中總懸浮顆粒物的濃度會相對低一些。南方地區綠色植被多,水資源豐富,且保護得相對較好,因此空氣環境較佳。北方地區空氣中的總懸浮顆粒物濃度較高,除燒煤取暖的原因外,與北方氣候乾燥、水資源相對匱乏、植被面積少、整體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等也有很大關係。長期生活在這種汙染較高的地方,心肺系統疾病會多發,並影響健康壽命。

目前,北方地區已開始最佳化能源結構,逐步使用清潔能源。不過,彭應登還建議,北方城市應加強生態建設,增加植被綠化面積,保護河流等水環境。老百姓應儘量選擇在植被較多、生態環境較好的地方生活、運動。

釋出於 2021-01-16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