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水溝的針刺方法 水溝針刺禁忌

avatar 蒼風霞赩
2.1萬 熱度 A+ A-
水溝穴名出自《針灸甲乙經》:“水溝,在鼻柱下人中,督脈手足陽明之會,直唇取之。”穴在口鼻之間,即天之下,地之上,人在其中而得名。《銅人》載:“針四分,留五呼,得氣即洩,灸不及針,日灸三壯。”下面來講講水溝的針刺方法。

水溝的針刺方法

取穴:面部,人中溝的上三分之一與中三分之一交點處,鼻中溝之中點取穴。

進針方向:仰臥位,從下向上斜刺或直刺即可。

進針深度:進針0.2-0.3寸,留針20分鐘;艾炷灸3-5壯,或溫和灸10-15分鐘。

感覺及放射方向:區域性有酸,麻,脹,痛感。

水溝穴穴位層次解剖

1.面板:由眶下神經分佈。眶下神經是三叉神經第2支(上頜神經)的絡支,經眶下孔穿出至面部,分佈於下瞼,鼻背外側及上唇的面板。

2.皮下組織:內有上述神經和上唇動,靜脈。上唇動脈是面動脈走至近口角處發出的分支;上唇靜脈是面靜脈的屬支。

3.口輪匝肌:位於口裂周圍的口唇內,上至外鼻,下肢頦結節的上方,為橢圓形的扁肌,受面神經的頰支和下頜緣支支配。

針刺水溝功能主治

水溝為督脈經腧穴,有祛風清熱,調和陰陽,蘇厥逆,清神志,醒腦開竅,針灸安神,活絡止痛作用。常用於治療暈厥,昏迷,癲狂,癇證,子癇,髒躁,急驚風,中風口噤,不省人事,口眼喎斜,產後血暈,鼻衄不得息,不知香臭,心腹脹滿,絞痛,氣衝心胸,水腫,黃疸,熱頭痛,崩漏,丹毒諸症。

水溝常用配伍療法

1.配巨闕,尺澤,大陵,豐隆,太沖,針刺瀉法,洩熱化痰,清心開竅,治療痰熱壅盛,內閉心包之昏迷,厥證。

2.配中衝,合谷,豐隆,太沖,湧泉,針刺瀉法,中衝點刺出血,清熱啟閉,開竅醒志,治療中暑昏迷。

3.配曲澤,曲池,神門,委中,內庭,針刺瀉法,曲澤點刺出血,解暑清熱,醒神開竅,治療中暑昏迷。

4.配顱息,神門,豐隆,太沖,針刺瀉法,清心開竅,鎮肝熄風,治療痰熱擾心之驚風。

5.配曲池,勞宮,神門,合谷,委中,太沖,針刺瀉法,清心平肝,熄風開竅,治療熱入營血之痙證。

6.配大椎,神門,後溪,豐隆,太沖,針刺瀉法,熄風豁痰,開竅醒腦,治療風痰擾神之癲癇。

7.配上脘,大陵,豐隆,內庭,行間,針刺瀉法,清火滌痰,開竅醒腦,治療肝火挾痰,上擾心神之狂證。

8.配素髎,神闕,關元,足三里,湧泉,針刺補瀉兼施,重灸神闕,關元,益氣固脫,蘇厥醒神,治療元氣虛脫之暈厥。

9.配風池,曲池,外關,列缺,針刺瀉法,祛風散邪,宣肺行水,治療風水面腫。

10.配風池,四白,下關,頰車,地倉,合谷,針刺平補平瀉法,祛風散邪,舒筋通絡,治療風邪入絡之口眼喎斜,牙關緊閉等。

11.配印堂,風池,迎香,合谷,針刺瀉法,疏風散熱,通利鼻竅,治療風熱鼻塞,鼻衄等。

12.配風府,大椎,後溪,夾脊,針刺平補平瀉法,通絡止痛,治療經脈痺阻之脊背強直。

13.配腎俞,大腸俞,委中,針刺瀉法,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治療閃挫腰痛。

水溝針刺禁忌

水溝穴是人體針感較強烈的腧穴,治療時要求以輕刺激為主,當局部出現酸,麻,脹,痛感的時候,一般應停止再繼續施針(急救時除外),留針20分鐘左右出針。出針時宜用幹棉球按壓針孔片刻,並輕輕按摩區域性,以減輕其強烈的痛感。

釋出於 2022-02-15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