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鼻息肉是一種常見的鼻部疾病,但是,很多人在其治療方面,還是稀裡糊塗的,不曉得如何應對。目前,中醫治療鼻息肉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讓越來越多的患者看到了希望。下面,小編就鼻息肉的中醫分型治療與特色偏方為大家詳細介紹。
鼻息肉的中醫辨證分型治療
肺經溼熱證:鼻流黃涕,量較多,鼻塞嗅減,頭腦昏痛,息肉淡紅,鼻粘膜色紅增厚;舌尖紅苔黃膩,脈實。治宜清宣肺熱,祛溼散結。方用辛夷清肺飲加減:辛夷花 20g,石膏30g,知母6g,梔子12g,黃芩15g,枇杷葉15g,升麻15g,桑白皮40g,車前子30g 包,澤瀉20g,杏仁6g,甘草3g。
痰溼結滯證:流涕白粘或稀白,量多,鼻塞不減,嗅覺減退,頭重昏悶,胸悶痰多。息肉色白如脂或如石榴子狀,光滑水亮;舌淡苔白膩,脈緩滑。治宜燥溼化痰,散結訊息。方用導痰湯加減。藥用:膽星9g,陳皮15g,制半夏9g,石菖蒲15g,雲苓20g,澤瀉15g,白朮20g,生牡蠣 24g,浙貝母15g,山甲10g,昆布15g,枳殼 15g,砂仁10g。
肺脾氣虛證:流涕清稀或稀白,息肉淡白或蒼白,或術後反覆再發,伴倦怠乏力,易感冒;舌淡苔白,脈緩弱。治宜補益肺脾,化溼散結。方用補中益氣湯合二陳湯加減。藥用:黨參30g,黃芪30g,白朮20g,升麻15g,柴胡12g,當歸10g,陳皮15g,制半夏9g,石菖蒲12g,雲苓 20g,苡仁30g。鼻塞重加蒼耳子30g,細辛5g,辛夷花15g;易感冒加防風15g;若息肉暗紅加桃仁12g,三稜10g,莪術10g。外治可用訊息靈或硇砂散吹敷,鼻塞重用鼻炎靈蒼耳子、白芷、辛夷各60g,薄荷霜5g,芝麻油500ml,液體石蠟1000ml。製法:將蒼、芷、辛、油同放鍋內,浸泡24h,加熱,待藥呈黑黃色撈出再下冰片,薄荷霜,液體石蠟,備用滴鼻。
鼻息肉的中醫特色偏方
1、鼻痔方:明礬30g,篦麻7個,烏梅肉5個,麝香50mg放入鼻內,腐蝕息肉。
2、瓜蒂散:瓜蒂、赤小豆、丁香吹鼻。
3、苦丁香、甘遂各18g,青黛、草烏、枯礬各3g,共研細末,麻油調合,塗於息肉上,每日1次。
4、明礬散:明礬30g,甘遂3g,白降丹0.6g,雄黃1.5g,共為細末用水或香油調和,放於棉片上敷於息肉根部或表面,每天1次,1~2周為一療程。或鼻息肉手術後1日敷藥,可減少復發。
關於鼻息肉的中醫治療,小編就為您介紹到這裡了,您看了之後,是否清楚了呢?專家指出鼻息肉一旦確診,經過一定的術前準備,即可進行手術手術,一般手術年齡越大,手術後護理越方便,預後相對較好。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