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如何正確診斷痢疾

avatar 靜心偉彥
2.8萬 熱度 A+ A-
痢疾多發於夏秋季,為腹痛、裡急後重,排粘液或膿血便為主症的腸道傳染病。多因外受溼熱疫毒之氣,內傷飲食生冷,積滯於腸中所致。證分虛實,辨分溼熱孰重。實證,治用

  痢疾多發於夏秋季,為腹痛、裡急後重,排粘液或膿血便為主症的腸道傳染病。多因外受溼熱疫毒之氣,內傷飲食生冷,積滯於腸中所致。證分虛實,辨分溼熱孰重。實證,治用清熱化溼、涼血解毒、消積導滯等法;虛證,用補中益氣、收澀固脫等法。熱重於溼,宜清腸解毒,用白頭翁湯,溼重於熱,宜清腸化溼,用芍藥湯。  【檢查】  急性病人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增高,可有核左移,慢性病人可有貧血。典型病人大便鏡檢可見大量膿細胞和紅細胞,以及吞噬細胞,不典型者只見少許白細胞。挑選有膿血的大便易得到陽性結果。x線及乙狀結腸鏡可用於慢性菌痢的檢查和鑑別診斷。  【鑑別】  在流行季節有痢疾接觸史或有不潔飲食史,出現發熱、黏腖膿血便、裡急後重等症狀,應考慮本病。在夏秋季節,有突發高熱、驚厥、面色蒼白、四肢末梢發冷、脈細數者應考慮中毒型菌痢。本病有嘔吐、腹痛症狀,但若病人出現嚴重嘔吐、持久的劇烈腹痛,應首先排除其他腸內、外疾病,以防誤診。應注意與下列各種疾病相鑑別:  ①致病性大腸桿菌性腸炎 多發於2歲以下兒童,5-8個月發病率較高。糞便內可有黏液,有腥臭味,較為稀薄呈蛋花湯樣,大便次數較多,容易引起脫水、酸中毒。鏡檢可有白細胞、膿細胞,透過糞便的細菌培養可以確診。  ②沙門氏菌腸炎 常常以家庭或集體發作,嘔吐多見,大便黏液多於膿,常呈綠色膠凍狀。裡急後重較為少見,糞便細菌培養可以確診。  ③病毒性腹瀉 多見於2歲之內兒童。起病急,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大便呈水樣或蛋花湯樣,可有少量黏液,無腥臭味。糞便細菌培養陰性,做免疫電鏡檢查、酶聯免疫吸附測定及聚丙烯酞胺凝膠電泳檢測,以及病毒分離對診斷本病有幫助。  ④阿米巴痢疾 南方多見,多發於年齡較大的兒童。起病較慢,大便次數較多,但無裡急後重,大便有血和黏液,呈紫紅色果醬樣,新鮮大便黏液鏡檢可以找到阿米巴滋養體。  ⑥出血性小腸炎 發病急,有腹痛、腹脹、嘔吐等症狀。大便呈血水便,晚期常常出現休克。糞便培養陰性,X線檢查有助於診斷本病。  ⑥流行性乙型腦炎 其流行季節與中毒型痢疾相同。在中毒型痢疾缺乏腸道症狀時,二者相似。腦脊液檢查對於流行性乙型腦炎的診斷有幫助;而溫鹽水灌腸,以灌出物鏡檢或培養,可以明確中毒型痢疾的診斷。  ⑦霍亂與副霍亂 於流行季節來自疫區,有食用水產品史,出現急性嘔吐和腹瀉、水量多,呈淘米水樣,糞便的細菌培養可以幫助診斷。  ⑧腸結核 可以出現膿血便,與菌痢類似,但其發病緩慢,有結核病史、可有午後低熱及盜汗,結核菌素試驗陽性;糞便培養有助於診斷。  有些孩子得痢疾是由家裡人傳染的。有時大人得了痢疾,症狀比較輕,僅有腹瀉,沒有注意大便的性狀,未能及早發現,往往成為傳染的來源。還須注意對痢疾患兒的糞便消毒,1%漂白粉溶液或沸水消毒後才倒入便池,更不能隨地大小便。

釋出於 2021-02-28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