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胸腺瘤如何鑑別診斷?

avatar 燃木心慈
2.5萬 熱度 A+ A-
1、胸內甲狀腺腫 除少數先天性迷走甲狀腺外,一般是指後天性胸骨後甲狀腺腫,是由頸部甲狀腺腫向下延伸至前上縱隔所致,胸內甲狀腺腫的特點是:①病人年齡常為中年女性居

1、胸內甲狀腺腫 除少數先天性迷走甲狀腺外,一般是指後天性胸骨後甲狀腺腫,是由頸部甲狀腺腫向下延伸至前上縱隔所致,胸內甲狀腺腫的特點是:①病人年齡常為中年女性居多;②頸部可捫及腫大的甲狀腺,隨吞嚥而活動,但由於其下極進入胸內,常不能被捫及;③除個別伴甲亢症狀外,多無臨床症狀,若胸內甲狀腺腫明顯增大,則可出現程度不等的胸骨後不適,呼吸困難,呼氣時喘鳴等,若一側明顯腫大,則可造成氣管向對側移位表現;④X線表現為卵圓形或梭形塊影,一般較緻密而均勻,邊界清晰,偶可見鈣化影,塊影常位於前上縱隔部位,較一般的胸腺瘤位置略高;⑤核素131I掃描可清晰顯示其胸內之位置;⑥頸胸部CT片示頸部甲狀腺陰影與胸內腫塊陰影相連成一體,無中斷現象。

2、縱隔霍奇金淋巴瘤 發生在縱隔的霍奇金淋巴瘤幾乎均為結節硬化型,過去稱之為“肉芽腫性胸腺瘤”,目前,多數學者認為是發生在胸腺的霍奇金病,大約90%病例存在有前縱隔淋巴結受累,胸部X線片顯示“前上縱隔塊影”以及“上縱隔陰影明顯增寬”,縱隔霍奇金淋巴瘤的特點是:①發病年齡雖有2個高峰現象即10~20歲與 50~70歲,但在我國,日本等地區以中年以上婦女多見,②雖有近50%的病人僅有縱隔佔位的症狀與表現,但較多數病人常常伴有全身淋巴結腫大,以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多見,有文獻報道,約70%病人有頸部淋巴結被侵犯的表現,③25%的病人常伴有臨床症狀,如發熱,盜汗,體重下降,面板疼痛,④17%~20%病人在飲酒後20min,出現病變區域性疼痛又稱“酒精瘙癢”,其症狀可早於其他症狀及X線表現,⑤早期常可伴有輕度或中度貧血,少數病人可有輕度中性粒細胞增加,⑥CT及X線檢查常顯示腫塊邊緣不規則,密度不均,70%病人在CT檢查中可發現氣管旁,肺門,隆突下等區域淋巴結被侵犯的表現,⑦經皮頸部,腋下淋巴結活檢是其確診的常用方法,必要時可行經頸部切口前縱隔切開活檢,⑧一旦確診,放療加化療對該病的療效十分樂觀。

3、畸胎瘤 除發生在性腺外,縱隔也是其好發部位,絕大多數位於前縱隔,尤其是前下縱隔,位於後縱隔者僅為3%~8%,X線檢查多為胸骨後方單發的塊狀陰影,畸胎瘤的特點是:①常見於青壯年,②良性畸胎瘤一般無明顯症狀,常在胸部X線檢查時被發現,惡性者則可出現胸痛,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難等不適;③若腫瘤破裂穿入氣管或支氣管,則可咳出囊內容物豆渣樣皮脂,毛髮,牙齒等,若穿破縱隔胸膜則出現胸腔積液,若穿破心包則可造成心臟壓塞,④若腫瘤巨大並突入一側胸腔,則會造成肺不張,上腔靜脈綜合徵等,⑤X線檢查表現為塊影密度均勻不一,含脂肪組織部位密度明顯降低,部分囊壁可出現鈣化,甚至可出現骨或牙齒之陰影,⑥ 良性者腫瘤標誌物檢測為陰性,惡性者則可出現不同的陽性表現,如AFP,LDH,CAH-S等,若含神經成分,則S-100蛋白陽性,若含平滑肌肉瘤成分則肌球蛋白陽性,若含鱗,腺癌成分,則角蛋白染色陽性。

4、胸腺組織增生 可以認為是胸腺的瘤樣改變,較為少見,主要發生在青少年,甚至嬰幼兒,其特點是:①胸腺增生隨著其增生性改變形態與位置都可發生顯著改變,一般常可突至一側胸腔或下縱隔,而誤認為縱隔畸胎瘤,若向兩側胸腔突入則常被誤診為縱隔淋巴結核,②增生的胸腺壓迫氣管,支氣管可引起肺不張,肺炎等,引發發熱,貧血等,常可被誤診為惡性淋巴瘤,③當臨床診斷懷疑為胸腺增生時,可行“激素試驗”口服潑尼松,每天1.5mg/kg,連續1~2周,大多數病例給藥1周後,增生的胸腺開始縮小,複查胸片,陰影明顯縮小則可診斷為胸腺增生,從而避免不必要的手術探查,初向陽1992報道有4例小兒胸腺增生,其中3例術前誤診為縱隔腫瘤或縱隔淋巴結核而行手術治療。

常見的需要與胸腺瘤鑑別的病變包括畸胎瘤和升主動脈瘤,畸胎瘤常發生在中青年,可無症狀,或有反覆發作的肺部感染,有時有咳出毛髮或油脂樣物的病史,X線檢查腫塊內可有牙齒或骨骼鈣化影,囊性畸胎瘤經超聲波檢查予以確定,將升主動脈瘤誤診斷為胸腺瘤常有發生,在胸部側位相升主動脈瘤呈梭形成圓形陰影,沿自左心室,胸透可見腫塊呈膨脹性搏動,聽診可聞及雜音,二維超聲檢查可發現升主動脈擴張,彩色多普照勒檢查可見湍流頻譜,胸部CT像可顯示升主動脈侷限性瘤樣擴張,診斷有困難時可行升主動脈造影。

釋出於 2021-02-16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