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病從口入”,近年來,發病率逐年上升,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飲食習慣問題,許多被人們認為是美味的食物,其實都有致癌物質。尤其是面對美食的誘惑,難免為飽一時口腹之慾,吃下一些不利於健康的食物。因此要提醒的是,一些看起來是經常吃的食物,都可能增加患癌機率。
杯盞交錯,當心食道癌:少喝酒,多喝茶,減少食道癌。
酒逢知己千杯少,但要謹記,大多酒為辛熱之性,長期飲酒,是消化系統腫瘤發病最常見的因素。早在1964年,世界衛生組織就認為酒精飲料的過度消費與口腔癌、及食道癌有關。國內也有統計顯示,自然環境基本相同,吸菸率也相當時,愛喝酒地區的人群,食道癌的死亡率遠比愛喝茶地區高。親朋好友相聚,常常會選擇最有聚會氣氛的火鍋、麻辣燙,不過,過食溫熱性食物最易誘發消化系統的腫瘤。過燙飲食是導致食道癌等消化道腫瘤發生的重要原因。飲食過熱,會損傷、刺激食道黏膜上皮,長期刺激下將誘導組織惡變。這類性質的食品最易誘發的是消化系統的腫瘤。
油炸+鹹菜,當心胃癌:多吃新鮮、應季食物,烹飪時少油炸、燒烤,多些清蒸、白灼等。
早上用泡菜、鹹菜、酸菜、香腸當佐餐小料是很多家庭的首選,不過,亞硝酸鹽是公認的致癌物,蔬菜、鮮肉等醃製後會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鹽醃的乾魚中,發酵的醃菜、泡菜、酸菜中。經常食用這些食物就有致癌的危險,亞硝胺正是和胃癌的元兇。這類帶有明顯的地域特點,東南沿海是食管癌高發區。當地居民有醃製醬菜、鹹菜、魚露、蝦醬之類的飲食偏好。因此,平時少食用魚露、蝦醬、香腸、鹹菜等醃製的調味品。早餐吃油炸的油條、油糕、油餅,晚上去夜市燒烤……專家強調,油煎、油炸、燒烤都是不健康的烹調方法。因為蛋白質在用油煎炸或烤焦之後,就會產生一種叫做“苯並芘”的致癌物質。這類食物因經過高溫的油炸和烤制,亦隨之變為熱性食品。長期食用此類食品,易於導致胃癌、腸癌、肝癌等。清蒸、白灼既保持了食物的原汁原味,又不產生致癌物質。另外,味精吃得太多可能會引起,茴香八角里面也有一種黃樟素的致癌物質,也要少吃為妙。
黴變食物,當心肝癌:遠離黃麴黴毒素,不吃隔夜飯菜。
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氣候比較炎熱和潮溼,具有亞熱帶氣候的特點,這種氣候條件為黃麴黴毒素的汙染創造了有利條件,而黃麴黴毒素的代謝物有強烈的致癌作用,同時研究表明黃麴黴毒素的水平和肝癌的發病有著明顯的關係。黃麴黴毒素主要長在花生和玉米上,凡是表面上長有黃綠色黴菌,或破損、皺縮、變色、變質的花生、瓜子等都有可能被黃麴黴毒素汙染,應該剔除不吃。隔夜的煮熟白菜、香腸、肉類中都含有亞硝基化合物,這是一種很強的致癌物。食物加工、儲存方式不恰當,以及中國特色的酒文化、餐桌文化等,都是導致我國肝癌高發的普遍原因。東南沿海的河口地區,河流的分佈密度高,且縱橫交錯,易造成水源汙染。同時,沿海居民還喜歡食用魚乾、蝦乾等乾貨以及魚露,在一定程度也為癌症的發生埋下了隱患。
還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飲食結構,高蛋白、高脂肪、多肉類、少纖維這種飲食結構正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人們的健康狀況。由於過多脂質、膽固醇、有害物質的大量堆積在腸道,使得腸道粘膜的正常分泌功能受到刺激,容易產生多種致癌物質,誘發。研究顯示,長期食用油炸、醃製的食物、吸菸酗酒,、長期等均與結直腸癌發病相關,很多人因為工作的原因需要長期熬夜,影響了肝臟和腸胃的正常排毒,導致有害毒素不能透過正常生理代謝排出體外,長期蓄積導致了直腸癌。
因此,想吃出健康,要因人制宜,因時制宜,因地制宜,根據人的不同體質、性別、年齡等因素去辨證下方,講究的是一個時間段裡營養的多樣化和均衡。找到健康搭檔,食物巧搭配,“強強聯合”才有益健康,北方人要多吃南方菜,南方人要多吃北方菜,補充身體裡可能缺乏的某些成分。就餐時,要權衡好葷素的搭配,至少2/3的植物性食物,最多1/3的動物性蛋白。生活中,避免食用油煎食品,非吃不可時,最好搭配一些生的新鮮果蔬,或者飯後吃個梨,排出積存在人體內的致癌物質。